书院教书,也并不错。
毕竟历史上,他在效力明太祖之前,也就是一个教书教得不错的教书匠。
萧承移开视线,对着司马徽轻笑道:
“今日前来,乃是为了看看这鹿门书院的推免试的!”
司马徽闻言,当即心里神会,对着萧承行礼道:
“若是如此,便请萧公子随我前来吧!”
第十二章 不拘一格,大胆任用!
此时的鹿门书院之中,大部分学子已然离开,仅仅剩下百余名学子,正散布在书院的屋舍之中,按照科举之制,分别考试。
萧承领着一众亲信大臣,在司马徽、庞德公等人的带领之下,悄然路过。
这一场考试,其实就是照搬了去年朝廷施行的科举制度,并没有什么需要看的。
在司马徽的带领之下,众人走马观花了一圈,便径直来到了他日常所在,处理学院事务的屋舍之中。
将萧承请到主位之上,众人纷纷落座,奉上了茶水。
这个时候,萧承看着屋中的众人,轻笑一声,开口道:
“鹿门书院人才济济,今年科举复试,只给了三十个名额,是不是有些少了?”
这个名额,原本并不算少。
但只是这一年多来的发展,鹿门书院的学子早已不是那么大猫小猫两三只的模样了。今日亲眼看到书院学子散课,只怕粗略估计已有上千学子。
这样一看,三十个名额倒是不太多的样子。
司马徽闻言,连忙回道:
“虽不知今年科举如何,但只从去年看,三十个名额却是已经不少了!”
去年的科举复试名额不过千人,除却稷下学宫这次选出来的百家学子,还能够拿出三十个名额给到鹿门书院这边,已经是不少了。
说到这里,一旁的庞德公微微迟疑一阵,方才开口道:
“敢问陛、咳咳咳,敢问萧公子,不知今上颁布此等圣旨,准许我学院学子免除初试,是何用意啊?”
屋中的一众人,哪怕是这些鹿门书院的先生,其实对萧承的身份也有些了然。所以此时,一个个只当没有听到庞德公的一时口误。
萧承倒是还没有回答,一旁任职礼部尚书,如今专司负责科举之事的张昭,却是开口道:
“也不瞒庞先生,当今陛下与朝中之所以下了这么一道圣旨,的确是有用意的。”
“科举之制,不以出身,只以能力品性选任官吏,使得一众有才学的寒门弟子不遗落荒野。此乃是当今陛下开创的,利在千古的仁政。只是此政事关朝中官员选调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