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都推荐上来了。有了这么多的限制,自然一级后备干部的选拔也就波澜不惊了,一天就决定了,班子会议通过之后,就报给了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黄云逸自然是一级后备干部的人选了。
但是关心二级后备干部的人可就多了,全公司5000多名35岁以下的员工都有这个资格。当然,各个车间也按照集团公司和华达公司的文件,制定了各自的文件,那就是在各车间也建立一个后备干部库,也就是各级主管的后备人选,华达公司就简称叫三级后备干部,这些当然是后话了,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可是二级后备干部库的建立,二级后备干部人员的选拔了。
按道理这个二级后备干部应该在主管、科长、工段长这一级别的干部里面选啊。可集团公司今年要创一创新,要求各公司将二级后备干部的选择范围扩大一些,文件上写的含含糊糊,也没有明确规定要怎么选拔。这本来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情,可还是章书记有想法,他向汪总提出选拔后备干部,要让所有员工广泛参与,更基层员工更多的民主,给他们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打造更加适合公司发展,具有公司自己特色的后备干部队伍。汪总一听高兴了,自然同意这个好办法,也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要创一下新,尤其是要响应上级组织部门的号召,在组织工作上进行有益的尝试和创新,专门去集团公司和李总华书记,和政治部的大小部长汇报得到表扬之后,就拉开了公司二级后备干部海选的架势。华达公司只要符合在册正式员工,35岁以下,没有受到公司或者有关部门处分,高中以上学历这几个条件。就可以自己推荐,也可以各车间各工段组织推荐,还可以几个员工一起联合起来推荐。然后再经过统一的笔试,笔试成绩前120名进行面试答辩,最后胜出的26名就是二级后备干部的人选了。
二级后备干部的笔试迅速进行,党宣部找上了省考试中心,请考试中心的专家按照公务员考试的形式出了两份试卷,只是题目要比公务员考试简单很多。华达800名年轻的员工报名参加了考试,那场景刹时宏伟,考试中心专门到一个大学租了30个教室进行考试。最后120名年轻才俊进入了面试,最近几年进入公司的大学生基本上进入了面试,占了足足48个名额,赵小晴、李琳、晓风、王爱晖都进入了面试,杨雄却连名都没有报,说这是骗人的把戏,懒得和他们玩这些游戏。推广办的工作人员,全部对入了面试的范围,黄云逸却作为面试的评委之一,要当半天的面试官。
由于推广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紧迫性,汪总决定加快面试,由公司班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