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两句:“若是你自己觉得合适,为父不会反对,但希望你想清楚两点。
首先,当年仁宗朝时,刘太后其实就说过,皇室乃至宗室,娶妻最好就是找落魄贵胄联姻。
只因当朝权贵,天子若与之结亲,容易出现外戚干政。宗室与之结亲,容易遭忌结党。
而若是选暴发之家,虽然朝中没有根基人脉,只有钱财,不易形成外戚、结党,却疏于家教。
因此,只有家道中落、曾经大贵过的人家,既有家教,子弟不至于胡作非为,眼下却又没有朝中靠山,不会形成党羽。
为父不了解那个慕容家,你自己照着这几句话琢磨琢磨,若是可行,便依你自己判断吧。”
赵子称没想到父亲还是有见识的,一上来就拿本朝之前的太后名言讲道理,而且这番话也确实有点道理。
而赵子称代入一下之后,发现慕容家还有点符合,人家也是衰落了的人家,但钱还是有的,家教也是有的。宗室子跟这样的人家联姻,貌似也没什么问题。
“既如此,孩儿就回复慕容家了。”赵子称恭敬说道。
赵令话:“别急,你也是一县县丞了,朝廷法度、律令该当知晓,为地方主官之人,不能纳属地之女为妾,若是娶妻,也有些违碍。
你还年少,虽不是当地主官,暂时还是稳妥些好,等你不在姑苏做官了,调任别处,再过明路不迟,不要落人口实。”
赵子称心中一凛,连忙称是。
跟父母谈妥了自己的婚事意向后,赵子称又去看了一下家族的生意,也就是半年多前,自己在老家让人搞的鸭绒工坊。
经过半年多的发展,工场也扩建了一定的规模,收购的鸭绒原材料来源,已经覆盖了秀州数县。
自己那负责生意的侄儿赵伯琦仔细汇报了一下情况,表示如今有每月数百贯的纯利,出产鸭绒被服上千套。这半年来,慕容家的人也一直非常照顾生意,销路渠道不用愁,还有一部分转卖去了镇江,交给当地的厢军将领梁家的私商队帮着分销。
而且赵伯琦已经拉起了百余户为赵家做工的民户,不光这些百姓家的妇女会来工坊帮工赚工钱,到了如今入冬农闲时节,家里的男丁壮劳力也都有来做工。
而父亲已经就地升任了本县知县,又是宗室,知县家旁支亲戚的产业,自然也有更多人捧场,不用多久,嘉兴县也能被赵家经营得铁板一块吧。
大致了解了这边的情况后,赵子称对于嘉兴的事情也不太担心了。探亲结束,临走的时候,赵子称找个机会,问了父亲本地的其他人事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