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身,“奴冒昧,方才听了伯爷一番话,奴便在想,为官者不该先效忠陛下吗?”
“陛下为何?帝王为何?”蒋庆之抖抖烟灰,“这个天下有生民亿兆,化为一便是帝王。”
“帝王是万民的代表?”
“嗯!”蒋庆之点头,“所谓效忠帝王,实则便是效忠万民,效忠这个天下。有人把效忠看做是个人升迁、谋取荣华富贵的工具,于是便把效忠的对象变成了个人。”
宁玉微微垂眸,“帝王便是万民的代表,帝王当如何统御百官?为官之道为何?”
“你这个问题倒是有趣。”蒋庆之笑了笑,“帝王乃是万民代表,统御百官,统御朝政的出发点,就应当是万民利益。帝王高居庙堂,根据当下万民之所求,万民之困境而做出相应的谋划,并督促百官施行,这便是帝王之道。至于为官之道……”
蒋庆之缓缓踱步,“人皆有私心,这不可泯灭……”
“长威伯,大公无私!”
这里是驻地前院,不知何时,徐渭等人都来了。
开口的是风尘仆仆的魏国公徐承宗。
“来了?”
“来了。”
徐承宗没说为何来,蒋庆之也不问,他继续说:“没有所谓的大公,人活着便有私心,就得有目的和追求。不同的是,有的人追求的东西于万民有益,便被称之为圣人。所以,从无所谓的大公无私。至于为官之道……”
蒋庆之沉吟着,一个官员进来,低声想和徐承宗说话,徐承宗摆摆手,示意稍等。他目光炯炯的盯着蒋庆之,低声道:“先前那番帝王之道,若是传出去,多少人会恍然大悟。”
这位……不愧是墨家巨子!
徐承宗此刻只想听听蒋庆之口中的为官之道。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每个官吏都有着自己的追求,有着自己的目标。有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便兢兢业业,勤勉为民……有的人只想着荣华富贵,只想着寒窗苦读多年,一朝出头,就该享受权力带来的甘美和各等好处……林林总总,龙生九子尚且子子不同,何况人。”
人是最复杂的动物,蒋庆之说:“有人说当教化,教诲官吏,在我看来,教化是一回事,最要紧的还是监督。”
为官之道,怎地变成了监督官员之道?
众人不解。
“让那些官吏不敢贪,不能贪。”蒋庆之见众人不解,笑道:“所谓为官之道,有些大而化之。说实话,人性本私,刚出仕时的官员,大多都有崇高的追求,可在宦海中为何变了?环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