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自从妻子有孕后,长威伯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想着妻儿。老夫还不信,哈哈哈哈!”
吕嵩大笑,端起碗喝了一口,抿抿嘴,吃了一片熏猪肉。蒋庆之却对那盆鸡肉情有独钟,频繁下筷,“老吕,莫要打岔。”
“长威伯果然是不饶人呐!”吕嵩笑道,“当年杨公近乎于摄政,与故张太后联手选中了陛下继位。人到了此等境地,自然会生出些得意的心思。”
吕嵩见蒋庆之眼中有讥讽之意,便知晓这个回答不能让他满意,“杨廷和是想争权夺利,可陛下登基后的种种施政,皆有些急功近利。毕竟是少年帝王,且未曾被教导过帝王之道……”
“所以杨廷和便想做陛下的主,做大明的主?”蒋庆之突然叹道:“陛下当年的施政哪一条错了?”
“错自然无错。不过急切了些。”吕嵩喝了一口酒水,觉得有些甜。
“吕尚书觉着彼时的大明可能慢条斯理的革新吗?”蒋庆之把酒碗放下,接过吕嵩递给的酒坛,缓缓倒酒。
~~
“为何不能?”
“在杨廷和,在臣子的眼中,这个大明就是个工具。让他们实现自己抱负的工具。寒窗十年,一朝金榜题名天下知,志得意满,只想把自己脑海中的想法尽数施于这个天下。这是动机,吕尚书以为然否?”
吕嵩点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正是读书人的梦想。
“可你等却忘记了,在陛下眼中,这个大明不是工具,而是他的根!他的家!”
吕嵩一怔。“家?”
“在你等眼中,大明这个工具无论何时都只是工具。就算是千疮百孔,也只是工具。就如同一个懒惰的工匠,见到自己的工具有些不妥,但也不去急切修补,只要能用就先用着。”
“懒惰的工匠,这个比喻刻薄了些。”吕嵩说道。
蒋庆之放下酒坛,“若是吕尚书家中弊端重重,以至于家中都快揭不开锅了。敢问吕尚书,可还能慢条斯理的把这一切弊端搁着?”
吕嵩一怔。
“家!工具,弊端……”
电光石火间,吕嵩脱口而出,“对江山社稷的看法不同,这是陛下与杨廷和之间冲突的起源。”
蒋庆之点头,“陛下的家出了大问题,他迫不及待想解决,可在杨廷和眼中,这个工具有些小问题,为何急切?一个急,一个不急。
于是老的便觉着年轻人不够稳健,这个工具还得由老夫来掌控才好。而年轻的却觉着这个家处处漏风,再不动手修葺一番,一旦下雨刮风,一家子怕是要被冻死饿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