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与新罗敌对,自然不可能卖马给他们。
耽罗是百济属国,只向百济供马,更不可能卖给他们。
新罗无奈之下,只能走海路,向靺鞨和大唐买马,虽然海路危险,不能买太多,却是新罗最重要的马匹来源。
眼瞧着辽东半岛马上要大战,倭国、大唐都插手进来,新罗自然要做好充足的战备工作。
几个月前,金春秋便下令,让负责海运的大臣,从大唐和靺鞨多买马匹,以备大战。
谁知,大唐突然下了禁令,不向新罗卖马。
新罗对外宣称,不像大唐朝贡,他们不卖很正常。
结果又过了不久,靺鞨人也突然不肯卖马给他们了。
金春秋一问,才知是营州都督刘仁轨突然向靺鞨下了严令,不准靺鞨给新罗供马。
契丹被灭还不到两年,靺鞨人哪敢违抗唐人的命令,只好终止了这项交易。
金春秋听了后,恼怒之余,也终于感到害怕了。
他赶忙派遣金法敏和金仁问出使大唐,尽力修复两国关系,解决一下马匹禁运的问题。
既然有求于唐人,金法敏再生气,也只好憋在心里,一言不发的跟在百济使节后头,穿过了朱雀门。
进门之后,沿着承天门大街一路向北,很快来到承天门。
便在这时,远处过来一名胖胖的唐人,来到一众使节跟前,高声喊道:“百济副使金燕何在?”
金燕认得那人是皇后身边的内侍张多海,赶忙道:“小女便是金燕,贵人有礼了。”
张多海笑眯眯的道:“皇后殿下有旨,召金燕副使觐见。”
此话一出,各国使节纷纷动容。
他们朝拜大唐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大唐皇后将副使请了过去。
这个百济副使到底是什么人,竟然能得到大唐皇后青睐?
悉若朝身边副使问道:“百济是哪个国家,怎么从未听过?”
副使道:“跟新罗挨着,体量差不多的小国,以前臣服高句丽,跟大唐作对,也不知何时,归附唐朝。”
悉若点点头。
一时间,各国使节相互窃窃私语,都在讨论着百济国。
不少人甚至朝着道琛客气的打起招呼。
金法敏瞧见后,又是恼怒,又是羡慕。
道琛喜出望外,积极与各国使节友好交流,发展外交。
金燕则跟着张多海朝东而行,从长乐门入宫,朝着立政殿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