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大唐与百济搭上后,便如鲠在喉,晚上睡觉都不痛快。
他最大的目标便是收复百济,统一三韩。
如今百济内乱,正是天赐良机,大唐却要横插一脚,阻止他的抱负,怎不令人生气?
后来有大臣告诉他说,大唐并未派使节前往百济,册封扶余福信。
新罗君臣一番商议,都觉得大唐皇帝是担心新罗不满,这才不敢随意册封。
在太子金法敏的建议下,新罗对外放出消息,倘若大唐要收百济为属国,新罗便不再臣服大唐。
换句话说,就是告诉大唐皇帝,小弟你只能选一个,到底是要百济还是新罗,你看着办吧。
如今百济混乱,实力远不如新罗。
大唐要想对付高句丽,新罗才是最好的帮手。
所以新罗君臣都觉得,大唐皇帝肯定会选自己。
结果没过多久,大唐的使节便前往百济,承认了百济属国地位,册封扶余福信为百济王。
金春秋得知后,大为恼怒,便对外宣称,今年不去大唐朝贡,而是派遣使节前往高句丽和倭国,互通友好。
结果到了岁末,新罗的使节还是出现在了长安城,使节首领又是太子金法敏。
金法敏原本就因此事心中憋闷,听到道琛冷言冷语,再也忍耐不住,怒声道:“你们百济马上就要消失了,得意什么?”
道琛并不理他,只朝金燕问:“你可听到犬吠之声?”
金燕笑道:“听到了,还有些气急败坏呢。”
金法敏额头青筋暴起,已经快忍不住动手了。
忽听前面有人用唐语喊道:“后面的小国,安静点!”
金法敏大怒,道:“我是新罗太子,你是哪一国使节,敢在我新罗面前称大国?”
那使节沉着脸,道:“本人吐蕃使节,悉若!”
金法敏顿时不敢做声了。
吐蕃虽然被大唐打败,赶到了天竺,但听说最近又与大唐重归于好了。
当年的吐蕃,可是能与大唐、大食分庭抗礼的强国,名声响亮!
如今虽然衰弱不少,但也就这几年的事,在诸国心中,吐蕃依然不能轻易招惹。
一旁的金仁问拉住金法敏,低声道:“兄长,别忘了咱们此行目的。”
金法敏点了点头,借坡下驴,不敢呛声了。
他们这次来到唐朝,是因为原本跟他们海路通商的靺鞨人,突然不再卖马给他们了。
新罗地理位置恶劣,本土无法生产良马,周围能够买马的只有两处地方,一个是耽罗国,一个是高句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