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带,她都想把这臭子直接扔了。
本来大家就没多稀罕他,这么一折腾更没地位了。
刘氏和赵来福这段时间经常来密水看望赵娇娘,一来是帮她带带孩子,二来是铁牛马上就要入场考试了,他们也是担心。
谁能想到当初那个不懂事满山疯跑的臭子现在也要参加科举,成为一个读书郎了。
和几个弟弟不同,铁牛的时候家里穷,没得吃没得喝,直到赵山办作坊挣了钱才让他开始认字读书。
他开蒙晚,心思不定,若不是有程理马恭回这些好老师带着,他的书是一定读不下去的。
哪怕现在都读了五六年书了,这子还经常语出惊人:读书不就是为帘官挣钱么,叔也没读书科举,照样挣了这么多钱,为啥我必须要读书。
作为长孙,赵来福和刘氏本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念出点名堂来为赵家改换门庭。
可这臭子满心满眼的都是钱,比起科举考试似乎更喜欢经商,哪怕现在读书科考也是为了以后能多挣钱。
有时候赵来福听他如此话恨不得将他嘴缝上,让他再也张不开嘴胡话。气恨的同时又燃起浓浓的担忧:这子读书的目标如此明确,以后他们赵家会不会被诛九族?
好在赵山找铁牛做过思想工作,也不知道了啥,后来铁牛虽偶有犯浑之语,到底认真学习了。
北边的战事结束了,压在老百姓头上的战争乌云散去,随着春的到来,万物复苏绿植抽芽,整个密水像是重新焕发了生机,原来沿街乞讨的好多流民乞丐都回了乡,街上人流攒动,码头船来船往,一切像是又活了过来。
南边这时也传来了好消息,邢大可决定接受招安了。
邢大可那伙叛贼本身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只不过是赶上灾实在活不下去的普通老百姓,阴差阳错之下成了反贼。
自从北地动乱之后,朝廷便对邢大可行怀柔政策,几次派出使臣试图招安。
起初邢大可的势头正盛,态度十分嚣张,对朝廷的招安置之不理,最可恨的是有一次还将前去招安的大臣给胖揍一顿扔了出来。
若不是被北边战事牵制,就凭邢大可如此骄狂之态,朝廷定要投入更多兵力进行围剿。
好在邢大可时刻谨记自己是汉人,在北边胡人攻来时一直静静的猫着,没出来趁机兴风作乱,让大景处于两面夹击的状态。
待处理完和大梁大燕的和谈后,黄皇后一方面派何正遒的长子为骠骑将军前往闽南操练军队用以武力威慑,另一方面再次派使者与之和谈试图招安。
入春以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