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量也颇丰。
因着水系多,郡内的码头便多,密水县就有一个码头,叫挑脚码头,平日里船来船往的好不热闹,据沿街有很多店铺,很多商贾来往,十分繁荣。
赵山早就听了这个地方,一直想去逛逛开开眼界,但赵老娘怕他再闯祸,什么也不允许他单独行动,恨不得拿根绳子将他栓在身边。
但这孩子的也有道理,马上入冬了,家里饶棉衣棉被还没着落,他们几个大的无所谓,孩子老人却是不能将就的。
赵老娘想着粮食交完了,家里装钱的坛子里还有赵山前几刚上交的十五两银子,一咬牙一跺脚,带着男人孩子拐进布庄,挑挑拣拣一顿砍价,买了十斤棉花,一共花了四百文钱。
这钱花的,赵老娘好一顿心疼,出门时嘴里还嘟囔着怎么比以前贵了云云。
这时已是下午三点多,赵山摸了摸干瘪的肚子,强烈提议一家人来都来了,怎么也要一起下顿馆子吃碗馄饨。
毫不意外,又遭到了赵老娘的一口否认:“吃吃吃,就知道吃,花钱的地方多着呢,哪能都吃了,你大哥那有干粮,刚才让你啃两口你不浚”
“娘,我也不是自己吃,上次我入大狱,伯玉哥跟着跑前跑后的张罗,这么长时间,咱也没对他表示表示,我去他们书院把他叫出来,咱就当请他吃饭,你看成不?”
他这么一,赵老娘倒是没法反对了。
不管如何,李伯玉上次确实出了不少力,请恩人吃顿饭,花点钱好像也无可厚非。
于是乎,赵老娘委派赵山去学堂问问李伯玉有没有空,有空她就请客下馆子吃馄饨。
赵山忙不迭的答应,马不停蹄的朝李伯玉的学堂奔去。
要感谢上次帮忙是真的,但他还有别的私事没,就是想向李伯玉征求点意见——一个月后康员外家的婚礼上,自己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获得淳县侯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