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略有家资的豪强地主都来投奔他。
这些人在经学门阀的时代,在官场上没什么地位,统帅自然算不上,但是其中有不少都是不世出的猛将,有的人,诸如典韦,单以武力值而论,甚至称一句万人敌也不为过。
这幅场景,就连两千石的一郡之主,沛郡太守都做不到。
要知道这个时代可是视郡守若国主的,可见曹氏和夏侯氏在沛郡之中的威名,可见曹操当年刷名声的重要性!
万事俱备,举起大旗,勤王起航!
————
武皇帝者,沛郡谯县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先汉谯侯之后,谯侯者,沛王太后所出,沛孝王同母兄也。
武帝少豪爽,有权术,居于沛郡之间,而纵横放荡,不治行业,有任侠之风,族从兄弟皆敬之,族中宿老奇也,谓武帝曰:“曹氏百五十年,以恩宠进,今得麒麟子,能进公卿乎?!”
武帝慨然,曰:“无双武襄侯有言:‘丈夫生于天地间,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岂可郁郁于笔墨之间。’
令我亡时,刻‘汉征西大将军谯侯操之墓’,不负此生。”
族中愈奇也,而名传郡县,年二十,遂举茂才!——《魏书·武帝本纪》
第594章马踏幽州试剑锋
“咚咚咚!”
大地动颤的马蹄声,激扬的尘土,数之不尽呼啸而过的骑兵,还有一辆辆大车,无数百姓成群结队的或主动,或被动的被押送着离开幽州。
燕国崛起之后,和汉朝的关系非常的微妙,每年燕国都会派遣使者前来进贡,献上辽东的特产。
朝廷的旨意每次下达,都会找理由推脱。
而且燕国还将辽东本土的胡人,一波波的往西赶、往南赶。
导致进入并州和幽州的胡人越来越多,而且还在不断向西蔓延。
这让一直天下无敌的大汉怎么忍?
于是双方关系渐渐紧张,一场场武装冲突,就这样产生了。
双方之间颇类敌对的关系,朝廷当然不可能再往辽东流放人口。
秉持着山不就我,我便就山的原则。
于是燕国南下幽州,从边境开始,一个县一个县的搬空人口,是真正的搬空,完全当作国策来进行。
一开始普通百姓还很慌,后来就听凭天命了。
燕国除了更冷之外,一个新兴的政权,而且还是小国,单论廉洁程度、组织程度,都是胜过现在这个腐朽的汉廷的。
但对幽州的官吏和汉廷的公卿来说,这自然是耻辱。
但现在的燕国,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