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方式,这对民族的形成有极大的贡献。
“董生,朕请您做十三经博士,在太学授课,您的理论应当使天下人知晓。”
刘彻朗声说道,董仲舒心中激动,知道这就是自己飞黄腾达的开始了,贾谊则心中一凛,知道刘彻想要为战争造势了。
看来这位皇帝早就想要和匈奴开战了,贾谊心中有些对未来战争的不安,但还是没有阻止。
————
在西方世界中,民族是国家的主体,文明则是世界的集合,但是在东方,“夏”是一种文明的集合,又是王朝的聚集,这是一种向心力极强的文明,它反对“夏”之间的分裂,任何一个夏文明的知识分子都致力于统合所有的“夏”,如果一个君主不愿意统合,那么他将会被取代,这是东方世界许多战争的逻辑所在。——《全球通史·亚洲古代诸国文明》
第376章
东阿侯府。
侯府极其的巍峨和富丽堂皇,高高的厅门,上面装饰着无数的珍宝,府邸的面积极大,无数的亭台楼阁都在其中交相辉映。
即便是刚刚从皇宫走出的贾谊,望着眼前这一幕,也不禁啧啧称叹,这座府邸是长安城之中,乃至于天下之间绝无仅有的一个列侯府邸。
贾谊绕过长长的走廊,穿过连绵的庭院,在侍者的引领下,走了大概半个时辰,终于在侯府的后花园之中见到了洛景。
这么长的路途折腾的他一把老骨头实在是不轻,洛景微微躺在荷花池边的摇椅上,正闭目养神。
现在的洛景已经很少视事了,几乎属于半退隐的状态,因为他虽然答应了刘彻的求助,但却同样看出了刘彻这个人性格刚强。
他和刘恒感情深厚,不愿意和刘彻起冲突,于是主动退让,只在侯府之中远远地望着他。
贾谊来寻洛景自然是因为刚刚在宫中所发生的事情,董仲舒的出现是一个意外,贾谊要问清楚。
“董仲舒?”
洛景微微皱眉重复着这个名字。
“他是治春秋经的?
我不记得春秋儒中有这么一位大儒。
而且孔圣所著的春秋经,没有素王的内容啊,难道他是治先祖明公所著的那一脉?”
洛景有些疑惑,于是将侍者唤来吩咐道:“立刻派人去通知儒门各派大儒,看看这位董仲舒是哪派哪支的儒生,授业恩师是谁,可曾到过昭城诸子圣殿,可曾上过正经的儒门谱系。”
儒门虽然讲究一个有教无类,只要有天赋去拜师,大部分都会收入门下,而且儒门喜欢讲学,很多时候都是免费大开山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