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评价也很高,但还是不如文宣二公。
吕雉沉吟了片刻,说道:“朕以为丞相的权限的确是需要扩大,现在天下疲敝,事务极其繁杂,理应交予丞相足够的权力。
裁撤太尉同样可以,但是大将军应当保留,作为奖赏,相印不可以轻易示于人,等到天下安定可以按照公子辰的方法尝试。
公子辰还请将官制一并道出,朕将会在过几天的朝会上公布。
朕摄政天下,是该有一番新的气象。”
洛辰讲,吕雉和洛新听,从午后一直说到晚间,即便中途不断上水,洛辰还是口干舌燥。
“朕今日听君一言,大汉百年社稷安定。”
殿门之前,吕雉感慨的对洛辰说着,“三日后的大朝会,您也来参加,天下人该见见您这位洛氏的俊杰。”
————
皇权与相权的争夺是世界古代政治永恒的主题,秦王朝实行了一种极端的、极其依赖君主个人能力的君主专制制度,在这种制度崩毁之后,汉王朝的官僚开始尝试探索新的国家治理制度。
在吕后摄政时期,一种维护中央集权,但却迥异于秦王朝君主专制的制度出现了,这种制度直到现在还具有极其进步的意见,在这套制度的支撑下,汉王朝得以快速的强盛起来,并延续了较长的国祚。
接下来笔者将会用大量的篇幅来介绍这套制度的核心。——《汉王朝兴衰史》
第285章汉承周室,其命维新(一)
未央宫,当晨光照在这座巍峨的宫殿之上时,那种勃勃的生机,是难以明言的。
宫殿的主人刚刚醒来,早已等待好的宫娥悄无声息的一队队向寝宫之中走进。
毋庸置疑,这里是天下的中心。
本来在吕雉摄政之后,她是想要搬到刘邦曾经居住的长乐宫,以此彰显自己的地位,但是最终被洛新劝阻了。
“太后若是搬到长乐宫去,天下人或许会以为您是先帝的继承人,您又不是皇帝,这样一来摄政的位置岂不是很尴尬吗?
况且您进位摄政,已经是天下最尊贵的人,群臣现在熟悉了到长乐宫中听政,日后自然会习惯到未央宫听政。
您无须依靠长乐宫来震慑人心,未央宫会超越长乐宫,成为天下的中心。
况且,臣还请您多多关爱陛下,他是您唯一的儿子,长乐宫是他的居所,您这样直接占据,难道不是伤害母子之间感情的行为吗?
臣认为这样做是不妥的。”
吕雉又是欣喜,又是羞愧,接受了洛新的劝说,于是继续居住在未央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