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半导体产业为试点,未来其他产业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逐渐实现腾笼换鸟产业升级。
东大只需要留下最核心的部分,比如说芯片设计、芯片生产、原材料制造这些。
把这些留在东大,他们有充沛的利润,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
陈元光提出的方案已经不仅仅是针对西大这一次的发难。
而是针对所有类似问题。
我们要不要构建一整套技术体系,西大有发达国家形成的十亿规模的市场、技术人才、企业等等,当然他们的市场也包括其他亚非拉国家去。
东大是否需要和西大真正意义上一拍两散,你拉着你的盟友,我拉着我可以拉的盟友来。
和东盟以半导体产业为锚,构建类似松散的产业联盟。
“不仅仅是东盟,还包括大毛。”
大毛主要有两家晶圆厂,分别是米克朗和安斯特雷姆。前者提供65~250nm的芯片制造能力,后者提供90~250nm的芯片制造。大毛喊出的口号是要在2027年量产28nm的芯片,2030年实现14nm的芯片生产,比东大还要落后不少。
因为大毛并没有寻求供应链的全国产化。
陈元光的话说完之后,大家都心动了。
现在面临的人才外溢非常明显,内部自然有人提,提高福利。
但东大骨子里对提高福利这一套的抵触,让这种声音并不是主流。
通过宣传来让人才留下,国内宣传口和欧美的远程养殖技术比起来落后的实在有点多,哪怕东大在技术领域有不少突破性进展,灯塔之名塑造的形象还是太过于牢固。
现在对西大挥起挖人的锄头,东大属于是口惠而实不至。
大家本来都在装死,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现在陈元光的话算是给大家指明了一条新的路。
黑龙都能成为龙,东盟那帮多少混着点汉族血脉的混龙也能成为龙。
反正也不引进移民,只是让他们加入到整个产业循环中来。
西大能来吸我们的工程师群体,我们凭什么不能再往下吸,吸东盟的血。
陈元光把观点抛出去之后,大家开始低声讨论起来。
陈元光在政治光谱中属于非常特殊的存在。
东大的富豪们到了一定阶段,无可避免的会有原罪。
哪怕你的发家史很干净,但当你功成名就之后,会有无数机会送到伱面前,看似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只要点个头就有几亿、十几亿甚至是上百亿进账。
没人能抵挡住这样的诱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