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区投资的成功模式,可能并不像是我们所熟悉的创投模式,
只投资科技公司;而比较像是投资在俄国或匈牙利等新兴经济
体的普通股基金(equity fund)、洗衣店或超级市场等。最后,
奉行竞争优势原则的城中区企业,会为投资人带来合理的利润,
特别是在获得适当诱因的补助时—例如符合条件的城中区企
业,其资本利得和股利可免课征税收。
政府的新角色
直到目前,政府一直被认为肩负着城中区经济振兴的主要
责任。问题是,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针对开创就业
机会、吸引商业的计划,却是杯水车薪或支离破碎。更糟的是,
这些计划是以补贴和命令为基础,完全罔顾市场现实。除非我
们 找出新 的做 法,城 中区 将继 续迅速 消耗 我们快 速缩 水的国
库。
无可否认地,城中区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不过,政府
的做法不该回顾过去,而是该往前看。政府可通过支援民间部 417
第三篇
以竞争力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
门参与新经济的开端,而扮演一个更有效的角色。它必须调整
其重心,从直接参与与干预,转变为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商业的
环境。这并非说政府资金不必要,而是补贴必须用在不至于扭
曲企业诱因的方向上,并把重心放在提供公共设施给真正能获
利 的事业 上面 。在新 角色 上,各 级政 府应 该锁定 以下 四个目
标。
将资源导入经济需求最大的领域 城中区的危机迫切需要
政府协助,这一点看似毫无疑问。但是事实情况是,许多这方
面的计划,如基础设施、犯罪防治、环境清洁、土地开发和优
先采购,都会因政治原因,而使得资金分散于不同地区。例如,
大多数运输建设是朝创造出更有吸引力的郊区发展。此外,大
多数对企业的协助计划,并未落实到处于低收入户区域的企业
上。政府施政上,必须将能提振城中区经济潜力的投资放在首
位。例如特别基金应该优先分配给高失业率的城中区,接下来
才考虑低失业率的郊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使得城中区成为
更具吸引力的商业地点。预防犯罪的资源也应该用在犯罪率高
的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