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兄的意思,还是伯父的意思?”王援朝必须得问清楚,因为牛奶公司的董事会主席,是周锡年。
“我父亲的意思,不然我怎么会来找你呢?
而且,不管是和记,还是会德丰,都不愿意看到怡和进一步壮大,所以他们都是支持这个意见的。”
周启邦补充道,说明这是牛奶公司大股东们的一致意见。
但就算是这些大股东,他们占有的股份,也不到公司的3成,不然,置地怎么可能发起强制收购呢?
王援朝悄摸摸的收购了一年,其实也就收了8.17%的股票,还分散在多个账户户头。
他的八千五百万,可不只是买了牛奶公司的股票,还买了置地的股票呢。
早知道周家来谈合作,那些股份就不套现了,麻蛋,这谁想得到呢?
为加强攻势,期间置地又向牛奶公司股东直接发出公开信,向牛奶公司董事局提出九点质疑:
一、牛奶公司何故不透露1973、1974年度赢利展望?
二、牛奶公司何故不透露其资产值?
三、牛奶公司何以大幅增加法定股本?
四、谁人真正不欢迎置地换股建议?
五、股票在股市中之交易活力是否值得研究?
六、牛奶公司对地产的专才何在?牛奶公司以往曾出售大部分具有发展潜力的地产,为什么?
七、置地业务是否局限香江?
八、收购成功,置地会保留牛奶公司所有员工行政管理岂会成为问题?
九、收购无论成败,事后双方股价都会回落,则接受收购建议何来额外风险?
这公开信都是在报纸上铺天盖地,王援朝也是知道。
在九点质疑中,置地再次抨击牛奶公司的弱点(第六点),并标榜自己的优势(第七点),实际上是以自己的所长,攻击对方之所短。
是的,第九点,收购是股票换股票,是不鼓励大家拿钱购买股票的,但按捺不住看客要拿钱进去搏一搏啊,不然王援朝怎么在这期间发财嘛。他不换股,就套现。而且不能一下子抛,得慢慢抛。
这也是他从收购战一开始,就抛售的原因,收购战结束,不论结果如何,股价肯定要回落的,毕竟当初,他又不准备持有。
现在,牛奶公司针对第六点,想找个强大的合作伙伴来撑腰了。
和周家关系密切的王援朝,其旗下的太平洋实业,在市民中有强大的号召力。
不说别的,单说香江屈指可数的摩天大厦,太平洋大厦就是其中之一,其他五虎,哪里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