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三皇子求变
洛阳,北宫崇德殿。
金茂在早朝时,狠狠夸奖了一通金临,就因为其以争储资格为诸葛亮的计划做担保。
并不是因为金临成长了,而是因为金临有了担当,有了豁出一切的勇气。
金茂并不担心孩子犯错,而是担心不敢犯错。
年轻的时候没有闯劲,难道还指望年纪大了有冲劲?
并且现在有他在,犯了错也有弥补的机会,要是当了皇帝还去试错,大明崇祯就是榜样。
现在金茂成了皇帝,一举一动都受人关注。
早朝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三位皇子耳中。
四皇子金哲不愧是被誉为最聪明的皇子,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上书请求外放东北为吏。
奏章中旁征博引,毫不掩饰锋芒。
金茂自然无有不允。
二皇子金兵后知后觉,也跟着上书,也想外放东北历练,却被臭骂一顿,被罚在家反省。
金兵生母大乔忧心忡忡来找小乔,希望西南地区大佬周瑜能帮一帮。
结果,一直脾气很好的周瑜,从未骂过小乔一句的周瑜,这次写信把小乔臭骂了一顿,害得小乔都气病了。
女人看不清大势,周瑜还能跟着犯蠢吗?
这是夺储之争,国家大事,他周瑜作为封疆大吏,还敢插手,三族不要了?
这下子,大乔灰了心,二皇子金兵也跟着沉寂。
三皇子金窦,生母蔡文姬本就是才女,一天到晚功课繁多,一心闷在学问上。
金窦也不知怎么回事,没有继承其母的聪慧,做人做事总是慢人半拍,情商在四个皇子里算最差。
上天给你关门的时候,总会留一扇窗,金窦情商差,某一些方面的智商却超级高。
当然不是四书五经之类,而是对于数学、杂学有着超乎寻常的天赋。
蔡文姬教文学经典能教得火冒三丈,就连蔡邕这个外祖父都能急得跳起来。
但是金窦一旦上数学课或者墨家、农家之类的杂学,那天赋过目不忘才哪到哪,居然可以举一反三。
要不是蔡邕父女一直想要把金窦教成儒学大师,金窦说不定早就大放光彩。
这次,金茂大肆夸奖金临,也使得蔡邕父女有些灰心,心想要不要转变思路,让金窦走上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众所周知,金茂对科学发展极其重视,虽然每年科举的大头还是经学典故,但是数学、墨家等杂学地位在飞速提升,占比也越来越重。
蔡邕看得明白,这一切全都是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