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点头称赞。他抬头望向诸葛亮,眼中满是欣慰与期待:“孔明,你果然不负众望。有了这份详尽的计划,我们的项目就有了坚实的基石。我立刻组织相关部门开会讨论,争取早日将这一方案付诸实施。金城的建设,有你这样的智者在旁辅佐,何愁不兴?”
“只是…”鲁肃皱眉道:“羌人、匈奴难以驯服,孔明可有妙策?”
诸葛亮微微一笑,羽扇轻摇,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鲁局所虑极是,羌人、匈奴之民,性情豪迈,生活习性与我中原大异,若以强硬手段治之,非但难以收效,反可能激起更大的反抗。故而我之计,在于‘心治’而非‘力治’。”
“首先,当以诚相待,派遣使节深入其地,宣扬我中原之和平意愿与繁荣景象,展示我朝之广阔胸襟与包容之心。同时,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与困难,无论是农耕技术、医药知识还是生活物资,我们都应尽力相助,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善意与关怀。”
“其次,加强文化交流,举办互市与节庆活动,让两族人民有机会面对面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通过歌舞、手工艺品、美食等文化元素的展示,让彼此的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减少隔阂与偏见。”
“再者,利用我中原之先进技术,帮助他们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可以派遣工匠、教师前往指导,传授农耕技术、建筑技艺以及识字读书之法,让他们看到与我们合作带来的实际利益。”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需建立公正的治理体系,确保各族人民的权利得到平等对待。无论是法律制定还是官员选拔,都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确保公平公正。同时,设立专门的调解机构,处理民族间的纠纷与冲突,维护地区的和谐稳定。”
“如此,以心交心,以情动人,再以利相诱,以法为纲,羌人、匈奴之民自会心悦诚服,与我大汉共谋发展,共创繁荣。”诸葛亮一番话,如春风化雨,让鲁肃心中的忧虑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信心与期待。
鲁肃满意地点头,随即皱眉说道:“羌人、匈奴等氏族好解决,可所需的粮草辎重恐怕又要再上一个台阶,此事,陛下怕是不会同意。”
诸葛亮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者的光芒,他轻摇羽扇,缓缓道:“您所虑,亦是亮之所思。然则,世间之事,非唯力取,更需智得。陛下之忧虑,无非在于国库之充盈与民生之安康。吾有一计,或可解此难题。”
“首先,当行屯田之策,于边疆之地,招募流民与少数民族勇士共同放牧,既可增加肉食产量,又可安定民心,减少边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