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则天下可定,万世基业可期。”
金茂听后,陷入了深思。他并非不知登基的种种好处,只是性格使然,对繁琐的朝政事务有些抵触。但贾诩的话句句在理,尤其是提到能够广开才路,凝聚民心,这让他不禁心动。
“文和所言极是,我确该为大局着想。”金茂终于开口,语气中既有决心也有无奈,“只是这登基之事,还需妥善筹备,不可操之过急。”
“殿下英明。”贾诩躬身行礼,“臣愿为殿下分忧,全力协助筹备登基大典及后续事宜,确保一切顺利进行。”
金茂点头,但还有疑虑:“群臣又是何意?”
贾诩大喜,终于到了这一步,但作为官场老狐狸,怎么能喜怒露于表。
假装犹豫片刻,贾诩按耐住心中喜悦,正色道:“群臣盼这一日久矣!”
“殿下威名远播,仁德兼备,自是先皇遗训中的不二人选。臣私下里已与几位重臣商议过,他们皆对殿下寄予厚望,愿全力辅佐,共谋国是。只是,人心虽齐,但朝中亦不乏持观望态度者,恐有微词。殿下需展现非凡气度与智慧,既要安抚人心,又要彰显新朝气象,方能真正赢得所有人的信服。”
“此言甚合我意。”金茂沉吟片刻,目光如炬,“我意,登基大典不仅要庄重盛大,更要体现出我们新朝的开明与包容。可广开才路,不拘一格,邀请天下贤士共襄盛举,让世人皆知,我金茂之治,乃是天下人的治世。”
贾诩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殿下高瞻远瞩,臣等当竭尽全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