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新木牛流马问世,运输业的春天到了
荆州宛城西官邸,这里是建设局总部,鲁肃等一干高层正在开会。
“局长请看,从长安到陇西有先秦驰道,我们可沿着此条轨迹重建车道。”
宽敞的大厅内,庞统在一副巨大的堪舆图前,举着长木棍指点江山。
车道是个新名词,由金茂创造,就是马车轨道,火车的前身,目前铁产量和质量都不足,建设轨道的材料是个大难题。
于是,不等庞统继续说完整体规划,副局长满宠便起身反对道:“庞副局此计虽妙,意在重振我荆州乃至中原之交通,促进商贸往来,但不可不虑其现实之困。先秦驰道虽存遗迹,然年久失修,加之沿途地势多变,非一日之功可复。再者,车道所需木材、石材乃至未来可能之铁轨,皆需大量人力物力,当前国库尚需支撑防务、民生多项开支,恐难以全力支持如此浩大工程。我等当务之急,应是先稳固民生,提高生产力,待国力日盛,再图此长远之计。”
满宠一番话,条理清晰,句句切中要害,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鲁肃局长轻抚胡须,目光深邃,似乎在权衡利弊。
“满副局所言极是,我等身为父母官,自当以百姓福祉为先。不过,庞副局之计亦非全然不可行,或许我们可以分阶段实施,先选取几段关键路段进行试点,一来可以检验技术可行性,二来也能逐步积累经验,为将来全面铺开打下基础。”
鲁肃的提议如同一股清流,让原本有些僵化的讨论重新活跃起来。庞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连忙补充道:“局长高见,臣正有此意。我们可以优先考虑连接荆州与周边重要城市的路段,如襄阳、江夏,这些地区商贸繁荣,对交通改善的需求最为迫切。同时,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更加经济实用的材料,如加强版的木质轨道,或者探索石质、竹质等替代方案,以减轻财政压力。”
会议继续进行,众人围绕着车道建设的细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资金来源、材料选择到施工队伍的组织,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
三个月后,第一条木质车道修建成功,连通宛城到夕阳聚之间,运输确实方便,成本直接缩减四分之三。
显然,车道就是未来建设局的主要项目。
建设局总部议事大厅。
这次会议热度空前,所有人都看到了光明的前景。
只要将这条从长安到西域大宛国(乌兹别克斯坦)的车道修建起来,功名利禄自不必多说,名垂千史也是轻而易举。
很快,会议便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