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发病率越发上涨,麾下众将心生异端。
太傅黄琬趁机以皇帝刘协的名义,派使者各处招揽。
中郎将张济、杨奉等外姓将领皆背叛,董卓势力大幅衰减。
而后,黄琬等帝党派看不过西凉军劫掠百姓,要各将领进行军纪整肃,约束各自的部队。
李儒趁机用计,传播谣言,说朝堂要卸磨杀驴,诛杀有功之臣。
扬武李傕、扬烈将军郭汜率先反噬朝堂,张济、杨奉等人紧随其后。
李傕等人纵兵劫掠,百姓、官员死伤不计其数,太常种拂、太仆鲁旭、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战死。
诸将以清君侧的名义,攻入皇宫,皇帝刘协被逼着赐死太傅黄琬。
整个大乱,太尉刘焉、大鸿胪刘表都不曾出兵稳固局面,反而任由局面崩坏。
直到局面稳定下来后。
刘焉、刘表才出面,讲和李傕等将,并想趁机围剿董卓余部。
可李傕等人感念董卓曾经的恩情,不愿动手。
刘焉、刘表又想调动西凉韩遂、马腾再来长安,助二人灭掉董卓。
就在这时。
李儒以董卓的名义横空出世。
李傕等人惊疑不定,还以为董卓病情好转,不敢轻动。
刘焉、刘表深恐董卓要找两人算账,拥兵自固。
李儒趁机入主朝堂,大赦天下,并封李傕为车骑将军,郭汜为后将军,开府建制。
张济、杨奉等皆升杂号将军。
一波操作之下,众人皆满意而归,也就不去追究董卓病情是否好转的事,全都当做曾经的那位董太师又回来了。
李儒自身却没有给自己封赏任何官职,同时也不给刘焉、刘表任何惩戒。
未央宫中。
李儒处理完所有事务后,再次面见皇帝刘协。
“你所言当真?”
自从上次金羊赴死,刘协艰难地走出悲伤,可他对大将军金茂任然心存幻想。
李儒之所以能得到刘协的信任和支持,自然离不开大将军这面大旗。
“陛下岂不闻,大将军曾陈兵洛阳,誓要迎您回东都。”
刘协不信道:“那又为何退兵了?”
“你别跟朕说,大将军兵马不足!”
长安街头的小儿都知道,大将军统兵在外,整个南方莫敢不从。
李儒谎称道:“此乃计划内之事,最迟今年秋收,陛下便可回归东都洛阳。”
实际上,李儒卷动局势已经做到极限,并没有想好后续,只能期望大将军能早点来长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