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长安大乱
“真义士也!”
金茂大笑道:“我就喜欢你这样的人!”
他站起身,来到堂下,仔细打量李儒的面孔,说道:“看在你的面子上,我能饶董卓一命,但世上就不能有董卓这个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董卓社会性死亡,改名换姓,不然,还是难逃一死。
李儒明白,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董卓做的那些事,不知多少人要其死,金茂要是大大咧咧地放任董卓还在社会上活跃,那就不可能成就如今的地位。
“如此,李儒愿为大将军效力。”
这次,金茂没有露出要人叫主公的恶习。
“文若、文和、公达,接下来交给你们了。”
“喏。”荀彧、荀攸、贾诩齐声应和。
既然敲定大概意向,接下来就是细则,要谋划如何提高成功率。
毕竟,这只是李儒一厢情愿,到时候,董卓和西凉将军们可不会同意。
四人的目标,就是要这些人同意。
至于顽固分子,也没什么好说的,还是埋土里当养料比较好。
…
整个南方的大军又开始调动起来,引动各方局势。
幽州,易京城外。
袁绍打探清楚,知道南军要针对长安后,不由地对公孙瓒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
势必要在明年年初,破掉易京这个乌龟壳。
徐州,彭城。
曹操一边整顿军务,一边调军北上。
这次曹操明面上是为了打掉公孙瓒的从弟渤海郡守公孙度,实则是要谋夺冀州。
一切似乎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时间匆匆。
来到初平六年(194),北方大旱,连续几个月不曾下雪。
新年后,南方却是雨水不断,严重阻碍了北上大军的步伐。
极端的天气,往往会变得更加极端。
金茂询问多位精通卜算的人士后,得知今年南方很可能要发生洪涝灾害。
他果断放弃北上的脚步,将召集来荆州的军队加入巩固长江堤坝的基建中去。
宛城的建设自然全都停下,一切力量都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水灾,而行动起来。
长安的计划,只能往后延。
至于李儒,想来这位应该足够聪明吧,要是还没等大军到长安就动手,死了可怪不得别人。
北方的局势并没有因此而变得缓和,甚至如冷水入滚油般。
炸了!
长安城。
随着董卓老年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