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四一面唉声叹气,一面合上书卷,展开纸张写起自己的思路。
现今的铜铁矿是允许私人开采的,官府收高昂的铜铁税。这税,缴的就是开采出来的铜铁。虽然铜铁允许私营,但铸钱全盘是官府的事,铜矿量高的地方往往有官府的铸钱炉。
铜除了铸币的作用,眼下的人都流行用铜制成的器物,价格甚高,熔炼铜钱再制器的事屡禁不绝,导致流通的铜钱一直是不足数的。大周境内目前统共有六十座被发现、且正在开采的铜矿,产出是可观的。
从铜矿的数量上,也可看出掌握铜矿的人多是权贵。寻常人是保不住这世世代代的聚宝盆的。
如太上皇所说,从旧时的条例里寻找可以限制的方法是很难的,她不可能一直盯着赵家行事,赵家也不可能将把柄摆在明面上让她抓。
而且,她的目的是收归铜矿以及附带的矿工,倒也不必奔着人全家上下的性命去。
或许可以提议铜矿官营。
只是这样做了,难保产量会如数。如今是私营,产出都是自家的,那些矿主自然是兢兢业业,又有官府的人盯着铜税,两边相互监督。可要是换了官营,官员的手长了,能落到国库的钱却未必能够数。
阿四在“官营”两字上画个圈,不知不觉间画成一只乌龟。
“唉……”阿四在乌龟背上画大大的叉,身体向后倒下躺平。她能想到的,自有人都想过,往前数一点儿的隋朝就行矿政,铜矿全部为国有,徭役采矿,所有产出都能用在铸钱上。
可隋朝只有二十五座铜矿,寻常人在铜矿上得不到好处,百姓还得自费往矿山采矿。
没有草料喂进马儿嘴里,马儿也跑不动。隋朝的铜矿就远不如大周数量多,且产出大。
阿四的最终目的是上采矿的人都能过上正常的生活,繁重的劳动可以让她们衣食无忧,而不是彻底变成义务劳动。
万事万物都有个好坏两面,一旦全盘收归从根本上伤了原矿主的利益,今后想要挽回,怕是也无人敢信了。
阿四的满腹心事没有半分沾染给太上皇,太上皇见阿四眉毛纠到一处去的难看脸色就乐呵,阿四苦恼几日,太上皇就乐呵几日。作为好阿婆,太上皇特地让内官多调两匹马来,给阿四套车用。
阿四想不出合适的办法,良心又不能完全放下,于是一有空就往矿山处跑。
一回两回也就罢了,次数一多,矿山的管事也发觉不对劲。
赵家是个人口繁茂的大家族,旁支无数,距离鼎都不远的龙尾县自然也有人在。因铜矿暴利,守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