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婉本不想参与创作,可架不住美臻的摇尾乞怜,同意每天写半个时辰替替小姑子。
美臻这下可高兴了!
哎呦,创作故事不难,难得是天天伏案写字。
这时候也没有个能打字的机器,纯靠手写,还是写工整的毛笔字,能不累嘛。
美臻的右手腕子都累到了,隔三差五就要敷个膏药,她都怕年纪轻轻地落下病根。
现在她哥把嫂子拉下了创作的深水,可算是挽救了她岌岌可危的右手腕子,必须不能让嫂子离开。
人都有惯性,冯婉很快就习惯了写字创作。
而且每天创作也很让人有成就感,如今冯婉有了这种成就感,每天都很快乐。
有了冯婉的加盟,这个科举文小说的写作进度大大加快,终于在秋天时写完九十九回。
方瑜这次也是时时跟着剧情作画,大半年下来画了二十多张,皇帝那边也是陆陆续续拿走收藏了起来。
方瑜无语,又特意重画了油彩画,这次总算是保留了下来。
这次的话本起名为《读书人家》,署名为八方客和慕芳者,又在方瑜的强烈建议下把捧碗郎列为科举顾问。
这段时间方瑜扩建了自家的印刷作坊,还大概弄出了简易版的泥活字印刷,又特意请雕刻好手刻了他画出来的插图。
话本写完后,就先印了精装的五十本,剩下的就按最便宜的来印刷。
在正式销售前,方瑜先把精装本呈给皇帝一家,一共五本,等待天家读者的反馈。
作者有话说:
哈哈哈,久违上午更新!我好棒鸭!
第140章 代号:改天换日
为了卖书, 方瑜还用手上的钱买了个门市房,打算自己开家书店卖书。
只是又一想,单纯开个书店实在不像能赚钱的模样, 京城里的书铺本就很多, 市场都饱和了。
还没想出个头绪来, 皇宫中尊贵的读者就反馈了热烈的读后感。
美臻之前写的《庸俗姻缘录》虽好,但其内容多局限在后宅女子中,和熙帝能看下去,但感触不多,还是皇后和公主能共情, 对这故事念念不忘。
这次的《读书人家》就不同了,兼顾了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 科举生涯和市井生活。
还能真切地还原出科举考试的大部分细节, 这就很让皇帝稀奇了。
皇帝当然很了解科举的制度和规则,但他却没有从考生的视角体验过考试全程。哪怕他身边的官员大多都是科举出身的,也不会有人和皇帝细说考场上吃饭如厕的各种艰难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