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报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拼命煽情,父子多年后重逢,可惜人生并不圆满,生母早逝,终成遗憾。再发掘一下当年的人口拐卖案,还专门寻访到福利院,办案的警察,进行深度报道。
另外一种则是着力讨论葛霖的家庭财产问题。
葛霖的父亲发家致富,跟第二任妻子同甘共苦,共同创业。这份家业严格来说,与前任妻子没有任何关系。现在忽然冒出一个孩子,遗产到底应该怎么分,才能从法律与道德层面上都说得过去?
这些跟葛霖毫无关系的人,为葛霖操碎了心,他们跟执不同意见的人在网上吵得天翻地覆。有人坚定地站在继母那边,认为是她跟她的儿子是受害者,平白无故就要损失一份财产。这个意见很快就被人喷了回去,明明所有人都是受害者,这全都是命运的捉弄。
两方人马很快达成一致,责任在葛霖的父亲没有继续寻找孩子。
不过这个论点也没能坚持多久,立刻有人现身说法,表示“妻子病死,孩子被拐毫无线索”这种打击对任何人来说都无法承受,而治愈创伤的最好方式就是开始新的生活。人总不能永远活在悲伤之中,死去的人也不愿意亲属过这样的生活。
谁都有道理,谁也不服谁。
作为当事人,葛霖觉得他们想得太多了,因为这个“家庭”,他根本待不下去。他与继母还有无言的默契呢,跟父亲真的是话不投机的典型。
葛霖觉得是自己把他们带到了风口浪尖上,所以他没有一走了之,结果就是这一点让他泥足深陷,疲于应付。最让人葛霖头痛的还是每天都有的账单,可能这个一家之主眼里,账单是一种无形的武器,与浮华奢靡的生活方式一样,是用来挫败这个儿子傲气的。
葛霖当然不会傻乎乎地把这些账务全部背到自己头上。
他的父亲踌躇满志,想用这一套来驯服葛霖,葛霖只觉得烦心。
一辆凯迪拉克,一身价值不菲的行头,然后呢?
葛霖的银行账户跟从前一样,他还是什么都没有,只是他手里多了一张硬塞过来的副卡,也许换了别人,就会安心地做一个花花公子,尽情地刷个几笔,享受这种优渥的生活,然后不知不觉地变成这种生活的俘虏,为了保住这一切,他们会竭尽全力。
这种儿子,大概就是葛霖父亲需要的。
——捏住经济命脉,始终在掌握之中的孩子,必定非常听话。
葛霖没有被这种“金元攻势”冲晕头。
手机很不错,凯迪拉克也很酷炫,可是谁去办的手机卡,登记的车主又是谁?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