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指望着他能在家独立做功课,这简直是痴心妄想。
于是,林清每天散值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教儿子,然后陪着儿子做功课。
林清亲自陪着林楠学了大半月,林楠才逐渐会自觉的做功课,林清不由松了一口气,果然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就要用时间慢慢的养成。
不过林楠虽然意识到学完要做功课了,可学习毕竟枯燥无味,远远比不上玩有趣,所以林楠虽然知道白天应该先做功课,可还时常因为玩而耽误功课。
对林楠因为贪玩耽误学习,林清倒是很有经验,他没有一味的阻止林楠玩,而是给他定下时间,只要他上午能学够一个时辰,剩下的时间,他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并且林清还和林楠约定,只要林楠能连续十天都做完功课,那等到休沐的时候,他就带他出去玩,顺便买好吃的给他。
对于林楠来说,由于他年纪小,林清一直不让他私自出去,所以出去玩,对他无疑有非常大的诱惑,所以林楠听到他爹的提议,就满口答应下来,并且在好不容易坚持了十天后,林清果然带他出去玩,并给他买了很多好东西后,终于每天能静下心来学一个时辰了。
对此,林清终于松了一口气,倒也没再多增加要求,毕竟林楠才刚启蒙,要是一开始就压迫过甚,导致孩子起了厌学的心理,那就有些得不偿失。
林清看着林楠学习习惯逐渐养成好了,就开始把重点放在功课上。
前些日子,林清已经教完了林楠《三字经》,想到林楠已经大体上识字,不过还是对字把握不牢,林清就接着给林楠教《千字文》。
两本书在用意上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给刚进学的孩子启蒙,不过千字文比三字经要难一些,所以在三字经后学,不仅可以多学些字,更可以巩固前面三字经学的,所以林清就开始给林楠接着教千字文。
比起一般私塾都是先生读,学生跟着读,然后读完了背,讲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林清一般是先用小故事启发,等孩子敢兴趣的时候,再告诉他这个小故事的出处,然后再教他读原文,给他解释,最后让他背诵。
林清原来做老师的时候,天天看着书上批判古代私塾的先生讲课只讲究死记硬背,不知道讲解,简直快把它批判成反面教材,当时林清也觉得很不理解,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很差劲,甚至很不理解为什么这种教育方法还能延续上千年。
可等林清自己参加科举,一步步从童生走到进士后,林清才明白,其实私塾这些先生这种教学方法是有道理的,因为这种方法,教出来都是天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