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看到桌子上只剩下沈茹一个人,就悄声问了一句:“沈学政认识盐商林家的人?”
他本来以为这次案首应该是某位大官的子嗣,可等到去了糊名,发案时才发现,居然是他府的富商之子。不由有些失望,不过也更好奇为什么学政会对一个盐商之子关注,看到没人注意,不由好奇的问了一句。
“盐商林家?这是谁?”沈学政喝着茶疑惑的问。
“这次的案首就是盐商林家的二公子。”江知府试探的说:“学政大人很欣赏这位案首?”
沈学政看着江知府的表情,就知道自己阅卷时的失态被人瞧去了,不过这人他又不认识,也不犯忌讳,就说道:“不认识,只是那字看着有些眼熟,所以多看了两眼。”
“不知是?”江知府还以为那字像某位大人,刚要问。
就听到沈学政淡淡的说:
“一个故人,死了二十多年了。”
江知府一噎。
第三十八章(一更)
林清回来后, 就一直觉得自己好像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想了想, 才猛然想起, 自己好像确实忘了一件事,那就是考前打听打听主考官是谁?
按照一般的科考潜规则,大家科考前一般会打听打听谁做主考官, 然后搜集一下他平时写的文章,或者他当初科考的答卷,以便在科考答卷时不要恶了主考官的忌讳,甚至还有一些考生会主动写一些合考官观念的文章,以讨主考官喜欢, 毕竟科考改卷的名次是由主考官定,主考官的喜恶很大程度上影响学子的名次。
不过这次林清参加院试参加的匆忙, 而且他又对自己能过院试比较有信心, 再加上他的文章一般写的比较中和平正,很少能犯忌讳,所以他也就没有打听。
可看到这次考题,林清就有点心里犯疑惑, 难不成这考官,是当初和他一起考院试的那批不成?
林清扒着手算了算, 他当年是前朝末年中的举人, 中完举人后,他爹就了了心愿,没几天就撒手人寰, 于是他就开始守孝,结果第二年的开春,他还在家中守孝,就被破门而入的外族一刀给砍死了。
然后一闭眼一睁眼,十年过去了,就到了新朝开元五年。他就出生在了沂州府的盐商林家。当年他如果不死,现在也就才四十来岁。
想到当初发卷时,无意瞥见主考官的那一眼,大约好像是四十来岁,可惜他当初注意力光在试卷上,也没注意到主考官长什么样。
不过林清想想也就放下了,这二十多年都过去了,就算这主考官是他当年认识的人或者同窗,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