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的心里也是一阵无可奈何,只得将握着董小红的手紧了紧,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后背。
“相濡以沫,不若相望于江湖。”看着讲台上那道身影。董小红心里再次响起了这句话,心下有些恻然。
讲台上,站在书桌旁边的庞钟华听到我这句话。脸上露出了爽朗的笑容,大声说道:“当然可以啊,你写吧。”说着闪身让出了书桌的位置,挥手做了一个“请”地姿势。
我笑着点了点头,几步来到了书桌旁边,提起白云笔,轻轻探了探墨。随即悬在了纸上。
下面的同学们纷纷伸长了脖子。将头努力向前探去,想要看看我这位音乐天才会写出怎样的字来。
姚玉华、潘之远和刘承诚。也都陪同庞钟华一起,站在书桌的两侧,看着准备下笔的我,姚玉华脸上是带着认真的表情,潘之远和刘承诚则是一副严肃的表情,带着一丝审视的目光看着我。
刘主任也好奇地凑到了书桌旁,看着准备书写的我,一脸好奇。
林景明是见识过我的字的,那端庄大气的楷书和流畅地行书,让他这个天天练习毛笔字的人都羞愧不已,想到仅有的两次看到我写字,那让自己看着舒服至极的姿势,林景明的脸上露出了浓浓的期待,甚至连刚才想要庞钟华的签名字贴的事都有些忘记了。
我凝视着面前洁白地宣纸,缓缓地提起了手中地笔。
看到姚玉华的手势,小礼的音响里,又传出了刚刚的古琴曲《高山流水》。
铮然的琴声中,我手中的笔径直朝纸上落去。
和着音乐的律动,我手中的笔时缓、时急、时轻、时重,缓时若太极云手,不带一丝火气,急时则势若奔雷,一动千里,轻时若和风轻拂,悄无痕迹,重时却如携万斤泥沙,既重且涩,然而,这几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交替之间,却浑然天成般不露一丝斧凿痕迹。众人看着我写字,徒然而生一种感觉,就好像那不是在写字,而是我在随着音乐的旋律,用手中的笔在纸上跳起了舞蹈一般,那舞姿是那般优美,如同踏着音乐的节奏流淌出来的一般。
看着在书桌上奋笔疾书的我,庞钟华眼睛越来越亮,看着那全神投入的、带着一股纵横捭阖气势的我,庞仲华像是突然间抓住了什么东西一般,整个人突然兴奋了起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写的,正是刚刚庞钟华拿来做示范的那首诗——《枫桥夜泊》。
毛笔在宣纸上点、涂、划、抹,姿意纵横,和着古朴的琴音,脸上那带着些许癫狂神色的我,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