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这首便是其中的一首。伴随着左手c大调全分解和弦,右手轻快的旋律犹如在午后的花园中慢步般,给人一种十分明快轻盈的感觉。这首曲子难度本来就不大,对于专业组的选手来讲,把握起来自然更显得游刃有余。两个工整的乐句过后,庞文迪的右手开始在键盘上轻快地跑动,带起一串均匀的音阶。庞文迪的演奏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明显的错误,但也正因为如此,显得并没有什么亮点。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庞文迪的演奏很有“范儿”,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很专业的样子,如果让一些不太懂钢琴的人来看,倒是会觉得弹得相当不错。演奏结束后,庞文迪站起身向四周礼貌地笑着点头示意,观众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更有高声叫好的,估计可能是同学。周祥拿过话筒,对着庞文迪说道:“庞文迪,你是北戴河师范音乐班的对吧?”,在看到庞文迪点头后,周祥继续说道:“你弹得很规范,莫扎特的曲子没有太强烈的力度变化,这一点你把握得很好,声音的颗粒感比较清晰……”,周祥评点了一番,虽然没有直言曲目太简单,但从那不痛不痒的几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对于庞文迪的演奏,周祥实在没有什么可评价的,简单说了几句后,周祥便进入了专业知识的测试部分。
“请说出《蓝色多瑙河》属于何种类型的乐曲,并说出其作者和国籍。”听到这个问题,庞文迪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蓝色多瑙河》属于圆舞曲,是由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约翰.施特劳斯johannstrauss[1825.10.25-1899.6.3]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圆舞曲之王”。6岁即写成一首圆舞曲。1844年组成自己的乐队,演奏本人和父亲的作品。1855-1865年应邀在圣彼得堡指挥夏季音乐会达十年1863-1870年任皇室宫廷舞会指挥。后又从事轻歌剧的创作。他善于将维也纳圆舞曲发展为音乐会乐曲。他的创作紧密结合奥地利民间音乐和日常生活的音乐,曲调新颖、节奏活泼、配器华丽、通俗动人,堪称维也纳的交响音诗。他一生创作作品共479首,其中圆舞曲400多首,还有波尔卡、歌剧等。其创作以《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春之声》和《安娜波尔卡》等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他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