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了起来,向着船口的方向走了过去。
“敢问是哪位大才?”老人大声的说着。
杜如晦看向李天,看着李天和其他的书生一样,四处观望起来,顿时微微的摇了摇头。
而此时,那个老头却皱起了眉头,正因为没人站出来,他索性开口了。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敢问这首诗是哪位大才所写?”
“这…也算是诗么?”
终于有人开口问了一句,但是看提问人的表情便知,这个人也有些心虚起来。
此时老头只是冷哼了一声。
这怎么可能不是诗啊!
这乃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所写,第二句稍有差别,但是意思上确实差不多的!
李天不过是将人家的五六七八九十片改成了五片六片七八片,某种程度上来说,略有瑕疵,但是瑕不掩瑜!
“糊涂!”此时的老人非常的生气,“诸位满腹经纶,现如今却是连一首诗都赏析不来了么?”
“从一到无数,这是典型的蓄势,常言道,诗以言志,但整个的是通篇言志么?”老头说话的时候都微微有些哆嗦,他被眼前的这些所谓的饱学之士给气到了啊!
此时另外一个老头站了出来,开口道,“这首诗可以说非常的直白,也可以说非常的不俗!除了蓄势,更有着由小及大,由动及静的递进,今日你们若是谁能写出这种感觉,便可以直接上船了!”
三个老头言辞一致,而千万书生也静下心来体会。
不体会还好,觉得这就是一个儿童的儿歌一般,但是体会一下,那种雪花扑面而来的感觉顿时让他们吓住了。
从第三句开始,他们便感受到了一股磅礴的气势,那便是好像他们代入了李天的视角,从一片雪花慢慢往外拉镜头,旋即看见了无数的雪花,整个人好像和天地合为一体一般,而最后的点睛收尾以梅花,又见不俗。
梅花高洁,又有清雅的感觉,从磅礴到清雅,无数的书生仿佛走上了一遭寒冬酷暑。
他们下意识的看向了李天,李天则下意识的看向了地面,脚轻轻的踢着地面,眉头却深深的皱了起来。
与此同时,画舫上三个老头也看向了李天,其中一个更是直接指使童子,开口道,“赶紧去请这位先生上来!”
李天一愣,连连摇头,开口道,“不成的,这不成的!”
“先生何意?”一个老头皱起了眉头。
李天吓了一跳,他的年纪比人家小了几轮,人家还叫他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