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这样的自然比较吃香,有编制,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铁饭碗。
那会儿教师工资很低,陈卫民的工资大半都得上交给他爸妈,谁让他还在家里生活呢,剩下的那点钱,也只够陈卫民抽点劣质烟的。
也就是那时候,陈卫民认识了陈妈李月琴。李月琴在那个时候也算得上是高级知识分子,她是幼师毕业的,不过农村里面哪来什么幼儿园,李月琴家里也没有路子,毕业之后便回来做了小学教师,跟陈卫民在一个学校。
最初不过是学校教导主任的老婆开玩笑一般做了个媒,李家的人打听了一下,觉得陈卫民跟李月琴算得上是门当户对,除了穷了点,不过自家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在他们眼里,穷也不算什么大事,毕竟两人都有个铁饭碗,家里也有房有地,也饿不着自家女儿,当然,事实证明,李家的人忽略了一件事,就是陈卫民他家里的人都算得上是极品。
订了婚也不好随便反悔,而且说实话,李月琴的学历也是个问题,一个中专生,总不能嫁个高中都没毕业的人吧,因此,这事便被订了下来。李月琴是长女,家里对她颇为疼爱,因此,陪嫁的东西不少,也没有嫌弃陈家的彩礼寒酸,就这么简简单单地结了婚。
说实话,十指还有长有短,做父母的偏心也是人之常情,对做儿女的而言,除了认命,你也没别的办法,总不能真的放着不管。陈卫民即使算不上愚孝,其实也差不多,李月琴虽说没生在什么好年代,不过,在家是长女,家里也宠着,父母也能干,赚的工分和钱都不少,要不然,哪怕李月琴成绩不差,也不能一直上学,早就跟一般的农村女孩子一样,初中甚至小学一毕业,就送去学裁缝之类的手艺挣钱了。
李月琴嫁过来之后的日子无比憋屈,公公身体不好,婆婆也喜欢指手画脚,将生了孙子的大儿媳妇当祖宗服侍,二儿媳妇便是不花钱的奴婢,什么事都得干。李月琴怀着陈瑾那会儿,都八九个月了,还要坐在井边上洗一家子的衣服,后来陈瑾生了,坐月子,李家送了一大堆酥饼鸡蛋,但是就没几个落到李月琴的嘴里,一部分被公公婆婆还有老大老三家的人给吃了,吃不掉的,直接就给卖了,李月琴月子里面吃了一个月的青菜,连油都舍不得放,硬是熬出了胃病,后来快二十年,条件反射到看见青菜就胃里泛酸水。
后来公公卧病在床,要人服侍,李卫国他老婆借口地里面活多,没空服侍,老三李卫东还没娶媳妇,婆婆身体也算不上好,于是逼着李月琴辞掉了学校里的工作,在家服侍,硬是一直服侍到公公去世。李月琴不是圣人,私底下也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