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被一扫而空,他们就直接回师了,这次的战略目标中,就压根没有北德里苏丹国。
“等交趾往榜葛剌的路修完,那时候才是咱们覆灭北德里苏丹国的最好时机。”
马大军大手拍在地图上,残忍一笑:“届时,闽浙水师就可以在交趾登陆卸下大炮,届时让他们尝尝什么才叫真正的战争。”
“哈哈哈哈。”
时代变了,有火器之利不用,纯拿人命来堆,这可不是马大军愿意去做的事。
他当年刚入伍的时候,都学过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
“这北德里的苏丹也不算不上什么人物啊。”
马大军不屑的嘲弄一句,只顾忌一场战役的得失和指挥好一场战役的胜负,只配得上称一句统帅,可不配做君主。
他这畏首畏尾的不敢贸然开战,无异于是在慢性自杀,一旦通途打通,大明就可以畅通无阻的在南天竺这片土地上炫耀自己的国力了。
想要破局,必须击败联军后一路直驱,攻灭榜葛剌,迫使七国体系崩溃,因为大明的军队还不具备大体量投入到西南战场的水平。
六到十万人,已经是大明的极限了。
几十万大军远赴万里杀到南天竺?
光后勤都能直接拖垮大明!
是此,马大军那是悠哉的很,可以每天拉开架势的跟对面的北德里军队对峙着。
前线不打仗,后方不代表就可以歇着,超过五万的七国联军堪称是在章普尔王国的土地上,一寸一寸的犁地。
财富、粮食、人口,只要是有价值的东西,哪怕他只是一幅画,都被联军收入囊中,而后,便是一把大火落下。
抓不到的,抢不到的,毁了也不可能留给绿教或者这片土地上原本的主人。
杀光、烧光、抢光。
受制于这个时代落后的交通,距离大明中枢数万里之远的南天竺,绝对不会是朱允炆想要占领的土地,他只想要把南天竺的丁口掠夺一空,而后用他们的尸骸来填充大明的地基!
为了这件事,当初杨士奇和朱棣还表示过疑问,那就是为什么要把所有掠夺到的财富,尽数分润给西南六国,而占据领导和指挥地位的大明却连一个子都不要。
“眼光要放长远一点嘛。”
朱允炆从来没有在乎过一场战争或者说一场大型战役的得失,哪怕是灭了章普尔和北德里,怀抱着沃野千里的恒河平原,他也从来没有看重过。
“大明的敌人不在西南,而在西域之西。”
南天竺,一个农奴为社会主体的国度,严重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