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尚书如何?”
“不行,钱旭不过是一个地方正四品的转运使,没有在中枢统管大局的经验,焉能直擢正二品。”
连考虑都没有,杨士奇就断然拒绝道:“户部左侍郎祁著如何?”
朱高炽就皱起了眉头,提出了反对意见:“阁老莫不知,这祁著性格惫懒,在户部这几年一直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状态,让他来担纲一部尚书,岂不闲散的紧。”
不仅朱高炽不同意,郁新和严震直也明确表态反对。
五年计划当头,选材当然得选有能力的,谁有能力谁上,不然到时候反要连累他们这些内阁阁臣。
“不如,右侍郎郭资?”
一直对接户部工作的郁新提出了一个人选,这话一说,连着杨士奇和朱高炽都下意识看向他。
郭资可是个有能耐的人,洪武十八年的进士,短短十年内一路青云直上,自户部北平司员外郎官至北平左布政使,久在北平的他也因此跟时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交下了深厚的私人感情。
洪武二十九年,郭资被调回京,而后一直郁郁不得重用,堂堂的北平左布政使只能呆在户部右侍郎的位置上蹉跎了七八年。
没人愿意去提拔这个跟燕王关系近便的官员,自然也没人愿意在朱允炆这个皇帝的面前提起这么一个人。
郁新唯才是举,也是被这份五年计划压得没辙了。
“既然你们都没有意见,那就拟定郭资吧。”
杨士奇看这几个人都没意见,他也不好霸道的一票否决,只好点头。
“接下来,税务部的尚书选谁。”
杨士奇却是拿出了自己的看法:“现任主管税课司的郎中李子容如何?”
由主管税课司的主官担任税务部尚书,到也算是专业对口,不过几人心中还是冷笑起来。
方才还一口回绝朱高炽的提名,说什么正四品不能直升正二品,没有统管全局的经验,现在确提议让李子容来担纲?
谁不知道这李子容是你江西老乡?
“国有资源部的话,工部左侍郎卢原质可以。”
说是谁有能力谁上,但如果要都有能力的话,那还是要先紧着自己人来挑。
郁新就推荐了一个浙党出身的官员,针锋相对的跟杨士奇打擂。
卢原质是洪武二十一年探花出身,无论是学识能力还是眼下的品轶都原比那李子容要更高。
“卢原质?”
杨士奇冷哼一声:“此人可是与那方孝孺有故,虽然没有在当年的求是报上大放厥词,但终究是与罪逆有牵连之人,陛下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