豢养牛羊的卫所兵都是假冒的吗?
汉族什么都会,或者说任何民族只要是人,在饥饿的时候都会摸索寻找出一个能填饱肚子的方法。
一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俗语,说的已经相当明白了。
兴奋的朱允炆又仰天大笑了几声,却发现自己两侧身后的朱棣宋晟却并不甚兴奋,当下便微皱眉头。
“怎么,朕的想法有什么瑕疵的吗?”
两人互相对视,都没有抢先开口,到底还是朱允炆点了宋晟的名字。
“西宁侯,你久在漠南最是了解,你跟朕说说,朕的想法可行否?”
宋晟当即面露苦色:“臣,不敢说。”
“有什么敢不敢的。”
事关民族百年大计,这种事情上朱允炆那是绝对开明,当下便一挥手:“大胆的说,说的越直白朕不但不处罚你,还要嘉赏你。”
“还是臣来说吧。”
朱棣这时候叹了口气,翻身下马拉住朱允炆的马缰,仰起脖子说道:“臣当年在北平就想过这么做,陛下还记得姚广孝吗?”
见朱棣提起姚广孝,朱允炆沉默片刻,随后也从马背上下来,找了处草皮席地而坐,招呼两人:“当然记得,都来,坐下说吧。”
两人谢过各自盘膝坐下,朱棣便紧跟着开口道。
“当年臣有感北地用兵之事,我大明优秀骑手不多,远不如草原人生于马背之上,所以曾想过这个法子,将北平多地之民迁往漠南安居,从此效仿草原人一般繁衍,假以时日,背靠中原的富饶供给,人数丁口一定会超过草原的,但这份题本刚写好,就被姚广孝烧掉了,他跟臣说‘漠南,可还没有都指挥使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朱棣便不再多说,他知道皇帝是绝对能听懂他的意思。
朱允炆也确实听懂了,而后苦笑起来。
是啊,漠南那时候还没有都指挥使呢。
为什么姚广孝不让朱棣上这份题本,为什么太祖皇帝不在漠南设一个总指挥官?
尾大不掉啊!
诚如朱棣所言,背靠中原之富饶供给,漠南这片土地上的丁口可以快速繁衍,不消多年,便又是一个‘蒙古’!
在这种地方设置一个总指挥官,那一大意就会诞生一个新的‘成吉思汗’!
宋晟如果有野心,那他就会成为安禄山!
难怪当年漠南十几个卫所互不统属,不是朱允炆这个穿越者上来风风火火的提拔了宋晟,眼下的漠南还是一盘散沙呢。
朱权这个宗亲在大宁,朱棣这个宗亲在北平,一南一东堵了漠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