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害怕,朕留你下来是好事。”
朱允炆一开口,朱允熞心里更是哆嗦。
好事?你该不会是想封我做贵妃吧。
“朕给你定了一门亲。”
没工夫让朱允熞瞎想,朱允炆已是开门见山的说道:“你也岁数不小,该到了成亲的年岁,含山侯的小女儿待字闺中,朕听人说也是贤惠俊秀的紧,朕打算许配给你,你有什么意见吗?”
就杨文长得那个样子,他闺女能有几分姿色?
朱允熞腹诽着,心说自己的意见有用吗?
生在天家,皇帝又是自己的亲大哥,无论是长兄为父还是君父,公也好私也罢,都是你说的算。
默默叹了口气,躬身道:“谢陛下赐婚,臣弟没有意见。”
看朱允熞的情绪似乎有些低落,朱允炆也不好宽慰,只好转移话题道。
“待成了亲之后,你也是个大人了,成家自然该考虑立业,这以后,你是打算做官参加科举还是想要从军。”
朱允炆定了吏治改革,各省可以自定省考,用以补充每年因岁数等原因退休的胥吏官差,而这些参加省考通过的胥吏可以参加每三年一次的科举大考,也就是国考。
南直隶自然也有自己的省考,由应天府主持,就在南京。
而从军就是进京营讲武堂,然后学成之后会有五军府进行考定,出则为将,这就好比后世的军校,毕业了之后起码混一个军官的身份。
甭管高低,总好过大头兵。
虽说猛将起于卒武不假,但是每个时代总是会有一批捷径派。
朱允熞好歹根正苗红,是兴宗的嫡皇子,哪里真能送到前线去闯刀山箭雨。
朱允熞本来这几年一直向他辽王叔朱植那里亲近,心里也存了再大一些跟着朱植经商的心思,但是朱允炆这个问题却陡然让他心神一晃。
皇帝不是在问他想要当官还是从军,语气压根不是在征求他的意见,而是让他在这两样之间做一个选择!
这个选择,是不包括经商的。
无论他怎么选,都意味着皇帝打算‘培养’他。
沉下心仔细想想看看。
宗亲之中,朱棣是总参谋长,朱高炽是吏部尚书,都算是到顶的大员,是皇帝拿出来制衡外官的,而现在,皇帝又打算拿他这个亲弟弟,一辈子注定的嫡系来制衡宗亲了!
朝堂和军队这两块,皇帝需要一些信的过的自家人。又或者,他谁也不相信。
他朱允熞,毕竟是朱允炆的亲弟弟啊。
想到这一点,朱允熞便缄默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