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他好。”
有宫女送上新的筷子,马恩慧接过放到朱允炆的盘子上:“陛下先吃饭吧。”
得,媳妇生气了。
朱允炆哪里还有吃饭的心思,看着马恩慧,解释道:“日后,别让文奎去母后那里了,母后可以信佛,但文奎不能。”
马恩慧的心里猛然一紧。
她心思聪慧,刚才也只是被朱允炆没头没脑的发火气住了,现在细细一想,朱允炆这话的深意海了去了。
这哪里只是一个简单的荤素问题。
吃荤与吃素本身并不重要,真正让朱允炆生气的事,是朱文奎被太后带跑偏的那句吃荤杀生,杀生非仁义。
衡量仁义的从不是杀生多少,而是活命多少!
若杀一人可活千百,便是大仁义。
朱文奎毕竟是嫡长子,将来就是大明的储君、九五之尊。天地一盘棋,如果一个帝王眼光狭隘的为标榜仁义而慎杀戮,那反而是最大的残暴。
因为这种仁义会养出大量喂不饱的饿狼,这些饿狼,会造成更大的杀戮。
而且,作为执掌乾坤的帝王,便是佛祖都没有皇帝大,皇帝怎么能信佛呢?
换而言之,信了佛,还有什么资格称为合格的帝王?
以前对于朱文奎亲近太后,马恩慧还不当回事,现在眼瞅着孩子越来越大,在朱允炆心里的地位可就至关重要起来,要知道,朱允炆现在可不止这一个儿子了!
“西南现在乱的狠,朕马上还要去一趟。”
朱允炆攥住马恩慧的手,交代道:“此事事关我大明百年大计,朕不得不亲自处理,届时离了这南京,教育文奎的重任都要落在你身上,你要知道,一旦孩子从小定了性,大了再想纠正回来,可就要难上许多。”
马恩慧吓了一跳:“陛下要御驾亲征?”
“算不上。”
朱允炆忙解释起来:“朕哪里会打仗,朕也不会亲上前线,前些日子四叔已经去过了,朕去,也最多是在昆明、成都两地待着。”
甭管朱允炆怎么解释,在马恩慧的心里,就认为这是御驾亲征,心里难免惶恐不安,那战场哪里是什么好地方,兵凶之地,刀剑无眼,万一伤着了,怎么办?
这种担心,在朱允炆打袖中取出圣旨之后,更是被放大了无数倍。
皇帝连遗诏都拟好了,还说这不是御驾亲征?
这下可好,马恩慧跟顾静俩人都开始哭了起来,拉着朱允炆说什么也不让后者离宫,弄得朱允炆是又气又乐,只好苦笑着冲俩媳妇仔细解释起来。
“虽说朕不上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