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抬头,看身边的王宵猎。却见他站在亭下,看着天地间绵密的大雨,神情淡然。只是眉头锁着,不知在想什么心事。
能想什么心事呢?王宵猎同样在想刚才见法灯禅师的场景。
这禅师有什么无上神通,知道自己来历,甚至能算未来,这种话王宵猎是不信的。但自己确实不属于这个世界,什么地方让法灯禅师觉得非常,就不好说了。这些话里,可能有法灯禅师的明悟,也可能有一些他自己加的虚辞。不可不信,也不可尽信。
看着雨飘飘洒洒落下来,王宵猎觉得胸口有一股气。想吐却又吐不出来,憋得人有些难受。
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人类社会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人类的圣贤哲人问了数千年。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答案有不同的成果。不过,这个问题有没有统一的答案?只怕是未必有的。
站在中国人的角度来说,有两种答案在世界上的影响最大。一个是欧美人的答案,一个是中国人的答案。欧美人的答案,是造物主的存在,理性世界的存在。世界和人类社会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俗世人间,另一个是神的世界。如果是无神论者,则一个是物质世界,一个是意识世界,或者说理性世界。
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在采访中说,自己信有造物主。当然,这个造物主不是人格化的神,更接近于物理学的第一推动力。这个想法,这个答案,就非常地西方化。
中国的答案,是天,是天道。什么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或者道,或者是天道,你说出来,就不是天道了。怎么理解?只能悟。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
佛家有句类似的话。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世界说出来,就不是世界了。
为什么?因为不管是说的人,还是听的人,都是天道的一部分,都是佛家世界的一部分。不管说的人多么睿智,听的人多么聪慧,都只是关于天道或世界的一部分,而不及总体。想从这种一鳞半爪的知识中总结出天道来,就只能靠人的悟性。
要想说天道,就要把天道的种种起一个名字。一个一个名字联接起来,分门别类,比喻引申,别人才知道在说什么。而在起名字的时候,是由人来起的,已经不是天道了。
比如我指着地上坚硬的东西说是叫石头。起了石头这个名字,与实际的石头已经不同了。这块石头又硬又白,那么石头是硬还是白呢?实际上都不是。后来发现黑而且软的一些东西,也应该叫石头。这个问题延伸下去,就是名家著名的离坚白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