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审摆了摆手:“律法是律法,民间哪里顾及这些!兄弟大了,大多都要分家,真正住在一起的有几家?小舍人说的甚有道理,不要去违背。你想,不养兄弟姐妹,你一月四十贯,日日有肉吃。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可就说不定了。”
邵凌道:“说的有道理。真正普通百姓,兄弟大了自然分家,住在一起矛盾不断。”
解立农想了想,不由叹了口气:“出去一年多,我好坏做到个首领,周围的人眼里有颜面。若是让兄弟姐妹分出去,岂不惹人耻笑?”
听了这话,大家不由一起笑。确实,跟一年多前的地位相比,这几位可是大不相同。特别是解立农是本地人,回家一趟,周围多少里的人都来围观,不知道有多么风光。纵然吃点亏,他也想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带到城里来。不为别的,风光啊。
余欢问身边的牛皋:“一个月四十贯俸钱,家里人口再多也养得活了。牛统领,你家在鲁山,诸多不便,不如也搬到汝州来吧。这里大城,诸事都方便。”
牛皋道:“若真有这么多钱,倒是可以。我自小贫苦,吃糠咽菜的日子过便了。妈妈六十余风,过上这种日子,也不枉了一生。”
余欢叹了口气:“可惜我的一家都离散了,只剩一个人。钱再多,又有什么用处?”
曹智严道:“我是和尚,从小连爹妈都没见过。我不叹气,你叹什么气?”
大家一起笑起来。
杨审见大家不再关心建场务的事,便让店里上酒菜,与众人痛饮。这酒楼过几日就要卖了,里面藏的好酒全部搬出来,让兄弟们尽兴。
几人一边饮酒,一边说着闲话。直到深夜方才散去。
第二天一早,杨审到了州衙点卯。回到官厅,就又被叫到了王宵猎那里。
进了门,行了礼,杨审道:“小舍人唤下官何事?”
王宵猎道:“再过几日就是中秋了。中秋要吃月饼,赏月乞巧。以前的月饼太过粗糙,今年我特意吩咐了人,做些精巧些的。以后我们建糕点坊,算是有些手艺。”
杨审笑道:“月饼不过吃个意思,没什么好味道。到了这个季节,大家都要吃,味道好不好都能卖出去的。何必要费心思。”
王宵猎听了连连摇头:“我们要建场务赚钱,就要做得格外好才行。只有做得好,百姓才会真心实意来买。被我们赚了钱,还要谢谢我们呢。”
说完,与杨审一起,出了州衙,到了旁边的一处房子里。
汝州州衙附近,就是中原最大的瓷器市场之一。以前太平时节,不知多少商贾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