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的抵触。
再加之有何思珑鬼机灵的劝解,何思玲或多或少都会接纳。
想到这些,孙逸不禁看了何思珑一眼,结果换来后者一个鬼脸。
孙逸洒然失笑,没有跟何思珑计较。
一行人聚在一起,便是煮茶闲聊起了一些琐事。
方玉书有意无意的向孙逸透露了一些青阳府当前的局势,将各家大族的动态,告知了孙逸。
随着孙逸获得府试魁首,实至名归,罗家便联合各家大族,开办了学堂。
如今,青阳府城内,多了一家名叫‘仁义堂’的学堂,主要收纳贫民幼童,教授修炼。
学堂适应的收纳学费,不算昂贵,寻常百姓,稍微努力,都可以支付。
甚至,一些资质绝佳的幼童,只要刻苦修炼,学堂更为其减免学费。
如此种种,有利百姓,更利人族。
孙逸听闻,深感欣慰。
同时,暗松了口气,对罗家,以及各家大族的恶感渐渐消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罗家,以及各家大族知错能改,懂得为人族谋福利,为天下黎民算计,孙逸便不再与他们计较那些恩怨。
只要以后,他们真心实意为人族建功勋,孙逸乐见其成,不仅不怪罪,更会乐意扶持。
思索了下,孙逸决意将近段时日攒获的钱财捐献出去,用以创办学堂,为贫民百姓子弟授业。
自东林县而来,孙逸前后攒下的钱财已经不下两千万两。
这笔钱财,已经算得上巨款。
毕竟,青阳府一年财政收入也才一千五百万。
方玉书闻言,当即起身,代青阳府百姓,向孙逸致谢。
孙逸没有接受,起身扶住了方玉书。
并嘱托,创办学堂之事,需要方玉书把关,严格操作。
各家大族虽然有心改过,做了这样的善举。
但防人不之心不可无,孙逸仍然怀疑各家只是临时之举。
所以托付方玉书把关,将这份善举延续下去。
方玉书没有推诿,爽快应承了下来。
一番商讨,确立了创办学堂的事宜,孙逸便提出了辞呈。
府试结束半月,差不多该继续启程,赶往郡城。
再有两个月,郡试便要开始。
青阳府距离枫雪郡,足有数千里路程,即便快马加鞭,不眠不休,也需要十余日。
方玉书没有挽留,预祝了孙逸一路驰骋,旗开得胜,斩获状元归。
……
深夜凌晨,尹玉岚仍然无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