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市领导,你是怎么想得?”
“这是一个党员,一个政府干部应该做的,至于我能下去,还有一个原因,我的体质非常好,能适应下边的抢救环境,其他同志负责的工作也很重要,正是所有人团结一心,抢救受困工人才能够顺利的进行,你应该去采访那些常年出入险境的救援队员,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林涛摆摆手大步离去,摄像机都跟不上,只好作罢,但是林涛的身影依旧出现在晚上央视的第一时间。
第二天新华社头版头条刊登转载西北日报关于林涛在煤矿抢救工人李大刚的照片。还有林涛弯着身躯顶着二尺粗倾斜的巨大木柱上面压着厚铁板和土石抱着工人刘八斤的照片,照片中,林涛双目圆整,整个身体都在用力,一手向前招呼,张嘴高呼。最后一张是林涛在土浪冲击中,木柱,铁板倒坍中跑出来的震撼照片。
大标题是“是谁给了他如此的力量,拯救受困的煤矿工人!”副标题是——党的好干部林涛同志,一心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少老百姓没看文章内容,就热泪盈眶,一些老革命也是涕泪横流,感叹:“难得又出了一个党的英雄,可惜英年早丧啊!”
不少人都以为林涛死了,西凉政府和西北政府甚至接到许多慰问林涛同志的电话,要求前来悼念。新华社的电话也被打爆,纷纷询问。写此文章的特约评论员老马同志,一脑门子黑线。谁说他死了,你们这些人怎么不看文正内容啊,我是说林涛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革命精神,谁说他死了啊?
林涛第二天出现在商贸洽谈会,听闻此消息更是哭笑不得。
中南海的一号首长和尚老金老,拿着这篇文章,谈论西凉政府接到许多吊唁电话的事情,也是哈哈大笑。
尚老,指着文章最后,一段‘林涛同志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是我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高度体现,是**人的楷模!’然后说道:“精神虽然值得赞扬,但是我也没看明白,这林涛同志到底有没有牺牲,颇有悬念啊!”
说完,尚老又哈哈大笑。
金老说道:“这小子走到哪都不消停啊,不过这次是为我党争光,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高大形象,这是值得表扬和尊敬的。”
“听说西北在召开商贸洽谈会,不知道林涛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一号笑着说道,但是心里对林涛则是十分放心,因为林涛在政府方面一定比军队方面更有作为。因此一号也有些摇摆不定对十一局的判断,这十一局是特殊部门,暗中对国家保护,一号总觉得林涛在政途会走得更远,而且正大光明,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