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手、双手斧兵一共五个大营,任由他们自行组合成百人队、千人队,并自行选出百人长、千夫长。
给了所有中选的卡狄人十天时间来解决编队、领队选拔以及养伤的事务之后,万尼乌斯便开始了对那些落选者的培训——尽管中选的两万人才是日后卡狄人的主力部队,但落选的人也是日后卡狄人地方守备兵里的精锐,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训练以使他们更具战斗力。
对于这帮人,万尼乌斯另有想法——和自己麾下的禁卫军团,以及各部族的主力野战军团不同,城镇守备用的农兵更多的是城墙防守,乃至城墙被突破之后的巷战,所以并不需要进行大规模集群作战的培训——恰恰相反,他们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在复杂地形进行小团队的对抗。
这种小规模对抗,万尼乌斯穿越前了解得不多——事实上,除了被很多人说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戚继光所创的鸳鸯阵之外,他所知道的就是我大天朝国家军三三制了。
但是,按照万尼乌斯的想法,后者显而易见的是热兵器战斗时的阵法,并不适用于冷兵器作战——所以,万尼乌斯所能选择的,就只有鸳鸯阵了。
而说是鸳鸯阵,实际上万尼乌斯所知道的也只是在网上所看到的那些——按照他的了解,大抵是前面俩人,一个人拿大盾牌,一个人拿小盾牌;后面跟两个用超长枪的——当然,这种超长枪并不是单纯的超长枪,而是带着很多枝桠的长竹子,毛竹的枝桠可以有效阻止敌人近身;在后面则是四名长枪兵,最后还有两名短刀手和一名指挥官。
打仗的时候,扛大盾牌的家伙负责挨揍,无论是标枪、箭矢、长枪都要由他来扛。而拿小盾牌的则备着标枪、腰刀,除了用盾牌协助扛大盾牌的家伙挨揍之外,还可以用标枪投掷敌人,用腰刀和敌人接战。
而用超长枪的,则主要是胡乱挥舞着毛竹,阻止敌人靠近自己的阵列。
后面的四个长枪手,才是主力输出的战士,负责用长枪戳死敌人。
最后的两名短刀手则带着短刀,负责对付那些幸运的通过迂回靠近了本队的家伙。
这样一个阵型远近兼顾,攻守皆备,在小规模的战团对抗毫无疑问能够占据足够的优势。
但对于万尼乌斯,确切的说,对于日耳曼人而言,这还远远不够。
毕竟,鸳鸯阵的诞生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
简单的说,当年的鸳鸯阵,主要是用来对付倭寇的。而当时我大明的武器不如敌人,近战不占优势,所以只能采取各种在近身之前杀伤敌人的办法,而短刀手之类玩命的情况,基本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