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持剑者在拔剑的同时,就可以向前横扫,攻击敌人。
但这种佩剑方式需要持剑者有较大的活动空间,而日耳曼爷们枪们的密集阵列毫无疑问不能提供这种活动空间。
因此万尼乌斯让日耳曼爷们枪战士们采取了罗马军团式的佩剑方式,即将剑挂在身体右侧,剑柄向后——持剑者的拔剑动作是手臂贴着身体向后摆动,不需要队列空间,而且紧接着,就可以向前刺杀。
举盾拔剑之后的下一个瞬间,塞姆诺内斯人老兵的攻击便狠狠的砸在了日耳曼爷们枪战士们仓促组成的盾墙之。
万尼乌斯不惜工本为所有日耳曼爷们枪战士换装的盾牌救了许多人的性命。
这种盾牌的核心,是以秘制木胶粘合在一起的三层木纹十字交叉的木板,本身对大力打击就有着超过一般木盾的防护能力,再加内外两层蒙皮,边缘包铁,虽然造价高昂了许多,但防护力也高了许多。
如果是一般的木盾,面对塞姆诺内斯老兵倾尽全力的凌空一击,就算不会立即崩碎,至少也会产生极大的破损。
但眼下日耳曼爷们枪的战士们尽管被这势大力沉的一击震得手臂发麻脚步不稳,盾牌边缘的铁边却成功的阻挡了最致命的利刃,使许多人免去了性命之忧。
紧接着,丢掉长枪拔出佩剑的日耳曼爷们枪战士毫不迟疑的摆动盾牌露出缝隙,深深的将手中的佩剑刺进了敌人的身体,之后拔出。
按照万尼乌斯的训练,在利剑入体之后,每一名日耳曼爷们枪战士都习惯性的抖了两下——万尼乌斯不可能把他们的佩剑也都做成三棱刺,于是便要求他们用活动佩剑的方式来方便拔出——与此同时,这种动作对敌人的伤害也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敌人继续纠缠,那么只需要第二次刺杀,就可以彻底解决他们——毕竟,长剑拖动造成的伤口,要比长枪戳刺的大多了。
然而,使日耳曼爷们枪们目瞪口呆的是,那些中了一剑的老兵们,居然没有发动第二次攻击,而是狞笑着丢掉了武器。
之后,老兵们死死地抱住了日耳曼爷们枪兵们的盾牌。
一面盾牌挂几支标枪,就已经迫使老兵们放弃他们的盾牌了,更何况面挂住了一个人?
而几乎是同时,第三排的老兵已经再次冲了过来,第四排的老兵则不耐烦的冲刺,起跳。
直面敌人的日耳曼爷们枪战士们多少有些慌乱,但一直在后面观战的万尼乌斯却镇定得多:“一排弃盾后撤,二排盾墙前,三排戳刺排五排放枪”
平时,万尼乌斯并不想干涉士兵们的实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