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存的战士,以及周边的诸多村镇。等到我们的军队上路的时候,他们都会加入我们。等他们到了特里尔边境之后,可以先和我们的军队一起驻扎在之前的营垒里,即能获得保护,也可以为我们提供额外的兵力。”
听到这个解释,万尼乌斯突然醒悟,自己弄错了最关键的问题。
一直以来,万尼乌斯所考虑的“将孟杜皮人拉入自己的阵营”,都是基于孟杜皮人原地不动来考虑的——这样一来,当孟杜皮人丧失了自卫能力之后,再将孟杜皮人拉入自己这边就没什么利益了。
但是眼下,孟杜皮人已经前所未有的衰弱,以至于他们根本不在乎是继续留在原本的土地上,还是跑到日耳曼人的土地上了——只要有人肯收留他们,保护他们,这就够了。
另外,从厄尔维几人的迁移战争也可以看出,高卢人并没有我大天朝那种故土难离的思想——只要能够到达一处新的土地,可以很好的生存下去,是不是要大迁移并不是什么特别值得考虑的事情。
所以说,如果不以“寸土必争”的思路来考虑这个问题,那么事情就简单得多了——把两万多孟杜皮人带回到日耳曼青年公社附近安置就可以了。
因为日耳曼青年公社地处美因茨和特里尔两个大部族联盟的交界处,在万尼乌斯所倡导的誓约中又有超然的地位,这种安置就使他们变得非常安全——而这样一来,他们所剩余的两千多战士也可以成为万尼乌斯手中很可靠的兵力。
尽管一直以来万尼乌斯乃至全体日耳曼人对高卢人的战斗力都不怎么看好,但万尼乌斯也很清楚,高卢人战斗力差的原因跟他们那种冲动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事实上,在后来罗马内战中威名赫赫的第五云雀军团,就是高卢人组成的军团——也就是说,在经过了罗马化的装备和训练之后,这些高卢人还是非常可靠的。
这样一来,暂时将孟杜皮人安置在特里尔边境,等自己带领骑兵部队救回被看押的日耳曼人之后,双方一同撤回日耳曼青年公社附近定居就完全可行了而且非常有诱惑力了。
至于土地、粮食供给什么的,也不是问题——眼下正是秋季,而且也是诸部族从自己这里学习了全新的耕种方式的第一个秋季——尽管诸部族的粮食产量可能无法立即和日耳曼青年公社相提并论,但大幅度提高还是不成问题的,因此供给额外的高卢人也不是做不到。
将这一切都想明白之后,万尼乌斯突然觉得身心愉快:“既然你们都商量好了,我还能说什么?”
看着一脸喜出望外的威利娅,万尼乌斯立即提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