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但是使大家感到吃惊的是,万尼乌斯并没有就此全面扩军——除了将所有邓科德里人都补充入阿洛尤斯的军队,并将所有的车鲁喜人都补充入海尔曼的侦查队之外,万尼乌斯只是从前来投奔者中选拔出最优秀的战士,补充入日耳曼爷们枪和日耳曼精选斧部队。
至于剩下的人,尽管并不情愿,万尼乌斯还是以自己“日耳曼神选君王”和“日耳曼青年公社社长”的身份,强令他们加入城镇守备军,并将他们编入青年公社的农垦大队和建筑大队。
这样一来,除了之前诱拐到的一千多奴隶,以及被小心看管着强制劳动的希腊、罗马、马其顿俘虏之外,日耳曼青年公社里终于多出了很多专门从事生产建设工作的人——而对于万尼乌斯而言,这只是“兵农分离”的开始。
按照万尼乌斯的构想,他需要吸纳足够多的人加入自己的公社,之后保证公社里的大部分人都负责生产和建设,只有少数人——比如占总人口十分之一的人——则完全脱离生产,专门日常训练,并负责对外作战。
当然,这种构想同喜好战争,轻视体力劳动的日耳曼人的传统是有冲突的。但是万尼乌斯并不在意——毕竟,他可是发明了万尼乌斯战球的——不能加入军队的好战分子完全可以在球场上发泄他们多余的精力嘛。
而且,为了日耳曼人的长远发展计,万尼乌斯决定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
按照万尼乌斯的想法,之所以日耳曼人给罗马人留下“好逸恶劳”、“懒于耕种”的思想,主要是由于农耕这种事情太消耗体力,而日耳曼人中的平民们由于常年营养不良而体力贫弱,无法长时间的承担体力劳动造成的。
但是现在,托万尼乌斯的福,所有人都能吃饱了,有了更多的力气,体质也会渐渐改善,自然就可以从事长期、繁重的劳动了。
为了鼓励大家卖力工作,万尼乌斯决定将军衔军阶制也引入到日常的生产建设中——比如种地会分为农学家、农场主、农民三个阶层,每个阶层也分九个级别,架构和功能基本上和军队里的体系一样。
然而,就在万尼乌斯准备大刀阔斧的进行再次改革的时候,来自卡狄人的消息却使万尼乌斯不得不放下手头的事情——憋了将近两年时间的卡狄部族联盟,经过一番堪称惨烈的角逐,已经角出了卡狄赛区的第一名,即万尼乌斯战球联赛卡狄赛区代表队!
而眼下,卡狄代表队和他们的拉拉队、亲友团以及一大堆前来看热闹的家伙总计两千多号男男女女女正赶着牲口拉着车装着粮食拖家带口的向着日耳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