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蓄都先拿了出来,清点算了一下,全家仅存的所有积蓄还不到十五万。
十五万,要负责五个人,哦对了还有她那刻薄的公公,总计六人,太窘迫了。
食物的话除了一些干货,暂时倒是不用准备太多。
家里有种地,新一季的水稻收了有一千五百斤左右,都还没脱粒,但是这些不能泡水,一旦泡了水全发芽了,所以必须尽快找到房子搬家,先把粮食搬过去。
还有几袋米,也有几百斤,以及三百多斤的红薯,一百多斤的花生干和玉米干,几十斤的地瓜粉。
再加上家里养的几十只鸡鸭,空间有限,食物应该是不用再买了。
可惜了田里的那些青菜,估计就带不走了,也没有时间摘,不然青菜应该还能收成个一两百斤。
被褥厚衣服这些倒是现成的,就是不够厚,所以王小桃计划着,等先收完这些东西后,得尽快抽时间去买看看有没有更厚的被子和衣服。
村里其他人家和王敏家也差不多。
向阳村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种田的,一年两季的水稻和红薯、花生、玉米等轮番来种,因此家家户户几乎都不用买粮食,甚至有人对着大门口就吆喝了起来:
“王藻,你和你老头今年没种田,我家稻谷还有三十几包,卖你们几包要吗?”
装稻谷基本用的都是养猪的饲料袋,装满后一包大约六十斤重,吆喝的邻居家里至少也还有两千斤的稻谷,这数量,要全带走工程量太大了。
“不了不了,我儿子刚打电话说了,米我们到新家后再买,就让我和我老头先杀鸭子去。”
王藻和老伴已经七十几岁了,今年没种田,但鸡鸭养了一百多只,老伴此时已经去了鸭棚抓鸭子,把这一百多只鸭子提前杀了带过去比较带几包米过去更实际。
“哟,新家,还是你儿子有本事,早早在城里买了房。”
邻居的声音不无羡慕,也顾不得推销自己的稻谷了,转头进去和妻子道:“王藻他们可以去投靠儿子,我们这东西收了真的能找到地方住吗?不行,你先收着,我得进城去看看。”
村长家也遇到了难题。
周娇娇刚刚联系了父亲,告知了她想带丈夫和公公回娘家避一避的事情,父亲并没有立即答应下来,只说商量一下。
结果没过两分钟,她就接到了大哥的电话。
大哥在电话里语气很不客气:“周娇娇,你已经嫁出去了,王家才是你家,哪有出嫁女带着丈夫和公公住到娘家的?外面房子那么多,自己找个地方住去。”
周娇娇闻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