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的社会。缺少了主体,任何好的东西都会失重。况且,无言自己也知道自己写的东西也只是自己感到好罢了。他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他好像有意要打破常规一样,使失重的东西在某一领域有一席之地,而他就想占有这一席之地,成为失重的先锋。
在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里,无言的梦在潮流的冲击下早就涣散的无影无踪了。有时他回忆起那时的豪气和梦想的时候,他就无声的笑了,如傻子般。见过他的人都知道,傻子绝非是他这样。
悦齐在给无言回信中曾写过这样一句话:在茫茫人海中,你是我半个知音。其真实意义是说,无言对她的那篇小说评价有一定的见解。只是无言当时并不知道悦齐写信所说的是客套话,还是果真如此。在当时,无言根本就没有深层次的考虑。他更没有对悦齐所说的知音是什么意思而煞费脑经的去思索。直到今天他还认为悦齐所说的知音是真的。也因为他自己真的看懂了那篇小说。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我就离开,因为我比你更爱他。
以退为进是聪明人惯用的伎俩。当无言读完悦齐的小说最想说的就是这句话。然而,无言从没有向悦齐说过,他将这句话深深的留在了心底。他不想对任何人说这句话。
这个季节里没有爱情。或者是没有季节的爱情,最后春天总算是来了,生开了一树美丽的花儿,是玫瑰红的那种。
(五)
既然错了,那就错下去吧。
不知谁说过:或许逝去的岁月凝成了冬梅的雪滴或是泪的化石。
只是风起时的那一声:为何离去,悄无声息,那曾灿烂的花哟,而今凋零满地。
最难的一句仍是那:谁的倒影,似千年凡尘。
无言无法抹去心中那不曾逝去的一缕忧伤。他想在某个早晨忘记一切,可是风来时,又把一切记忆都吹回了他的脑海中,任他怎么也忘记不掉。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命吧,无言已被命中的锁链牢牢捆住,永远也脱不离身了。他曾经的梦在一个失意的下午破碎了,可他在一个回忆的下午将破碎的梦的碎片拾回,滴着泪将它复原。当他不在流泪时,他发现自己将梦圆了,一个有裂痕的圆梦。他知道,从此以后他便要重新开始,重新走向生命深处那神秘的堡垒中去。在得到和失去的瞬间,他无从选择,他没有时间去选择,然而他有权利去选择。所以在最后一刻,他无奈地走进只属于他的思维空间,痛苦的开始了他所有短暂的回忆。
(六)记忆的帆一但起航,就没有要停航的理由,你知道真实的记忆里没有彼岸,也没有真实的起航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