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匆匆结案,所有人的尸首再被拉回位于府城的义庄之后,一场大火连枉死的人连尸首都没有保全下来,我为了不连累妻儿,只得在当地的乞丐之中盘桓了数日,然后才一路乞讨来了帝都,”
段成文听到此处,眼见着秦凌双眼含泪,冲他点了点头。
缓缓地展开了手中那份染血的诉状,一目十行地快速浏览完了。其中内容虽然不是十分详尽,但是将字字句句都写在了点子上。
“按你所说,这案子的确有些蹊跷。”段成文面色沉凝地将手中的诉状重新合上,说道。“不单说是这诉状所写的东西,江南府城乃是大昭境内的重中之重,两名县丞与其家眷在同一夜遭人杀害,一名县丞同天失踪,我如今主管吏部事务,却没接到江南府城上报的任何关于此事的信息。”
数年前上一任吏部尚书因多病且年迈主动上书楚帝想要讫老,返回故乡安养天年,已在吏部供职多年的段成文,顺利地由吏部侍郎升任为新一任吏部尚书。
吏部下设四司,掌管大昭所有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以身、言、书、判、德行、才用、劳效较其优劣而定官员的去留或是升迁。
县丞虽然只是八品的微末小官,可毕竟也是领了正经朝职的官员,加上县丞在当地虽说职权不大,却是朝廷与乡民、宗族之间的联系纽带。两位县丞暴毙家中、一位县丞雨夜失踪,这样的事情江南府城却将此事掩下,并未将事情上报吏部进行登记。
想来事情的确如秦凌猜想那样,江南府城的官衙之中的确有人事涉其中,在处置了知情的两位县丞之后,他们隐下了此事,为的大概就是避免吏部从旁处抽调人过去补缺,到时再节外生枝。
“诉状上只写了你和二位同僚的猜想,到底不是实证,江南府城离着帝都那么遥远,只怕有些难办。”段成文有些无奈地看着秦凌说道。
他说的倒是实话,尽管杀人灭口之事已经可以证实秦凌和同僚们的调查的确是实有其事的。可是幕后之人已然将后续之事处置好了,两位满门被屠的县丞家中都被翻抄尽了,什么东西都不曾留下。所有死者的尸首也被处置干净。
“有实证,我曾暗地中将槐庶县盐场的账本抄写了一份。”秦凌有桩本事便是善于模仿他人的笔迹。“那账本材料易得,我将自己仿的那份与盐场的那份调换了过来。只是这样的东西,我不方便随身带着,如今还藏在槐庶县中。”
段成文并未一口答允秦凌,只让他在宅院中安心修养,仍然留下了两名侍从照顾他的日常起居。
秦凌识趣,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