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收的礼都只多不少。
陛下想查,但下面人不能查,也不敢查。
借此机会,内阁便能重新掌握主动权。
也好叫陛下知道,什么叫姜还是老的辣。
唐颂来之前便在心中打定主意,朝坐在自己对面的那位使了个颜色。
那位眉心生痣、面白无须一副菩萨相的中年人收到暗示,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他找了个机会,起身朝殷祝行礼:“陛下,臣提议明日早朝,应对祁王和其同党宽大处理。”
“北屹使者来新都,此举既彰显圣人之德,又能体现我大夏仁义教化,陛下觉得如何?”
殷祝瞥了他一眼:“你叫什么名字?”
那中年人一僵,强笑道:“陛下,臣是礼部侍郎柳显。”
“柳显……”
殷祝仔细打量着他的长相,的确非常面善。
大夏不少官员都信佛,难怪他刚过四十岁就能坐到这个位置上。
他知道唐颂的意图,可惜唐阁老没想到,自己至死也没当上丞相,倒是他手底下的柳显,一路官运亨通。
升礼部尚书兼任兵部侍郎、最后成为大夏丞相,一共只用了短短七年时间,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顺便还和柔姬她哥一起携手完成了史诗级成就——背刺他干爹,成功把尚存一口残气的大夏霍霍没了。
殷祝冲柳显露出一抹笑容,眼神却毫无半点温度,
“柳爱卿的提议甚好,就这么办吧。”
这个回答显然出乎了柳显的预料,他一时愣在哪里。
唐颂也十分惊讶。
陛下今日怎么这么好说话?
“朕觉得,光是宽大处理祁王还不够,”殷祝低下头又涂了几笔,满意地欣赏了一番自己的素描,然后搁下笔说道,“诸位都是我大夏肱骨,朕也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众臣都屏息听着他说道:“晖城之战,我大夏赢了,但就双方军队实力而言,大夏是不如北屹的。”
“各位应该清楚,屹人野蛮善战,一次赢只是侥幸,难不成还能次次赢不成?朕说这话,非是朕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只是朕想明白了一点——”
他突然用力一拍桌子,义正言辞道:“连年征战,苦了百姓,也非仁义之举。不如量我大夏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诸位说,可是这个道理?”
所有人都沉默了。
虽然他们很多人心里的确是这么想的……可一听陛下这么毫不遮掩地说出来,怎么就这么令人汗颜呢?
唐颂忍不住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