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但这又何其困难?杭州那么多富户,先强征谁的钱去行计策、后强征谁?会不会不患寡而患不均?会不会反而逼得很多人铤而走险,对方腊抱有期望,而直接投降方腊?
他不由陷入了苦思。
好在一旁的廉访使赵约并没有立刻沉浸到脑补当中,而是继续快速浏览赵子称的书信,赵约很快从赵子称的后文中,找到了这个问题的解法。
“陈制使快看,赵苏州后文有详细计策:若外城不可守,官府可以收容富户至内城避难的机会,酌情令其交出家财助守,若不肯从者,便不纳其入内城。此法需官吏以身作则,方可服众,后续还有细节建议若干……”
陈建原本还在自己脑补,听了之后立刻惊醒,连忙细看,才发现自己担心的那些事儿,居然赵子称提前就推演想到了。
“没想到这赵苏州竟有如此谋略,我辈空活了四十来岁,还不如一十九岁的少年人,真是白活了。”陈建看完后,心服口服地叹道,
“不过,此法终究是过于理想,实际执行中,估计还是会出乱子,终究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陈建和赵约很快达成了共识,决定按照赵子称的建议调整守城规划。
他俩本人还是比较忠于朝廷的,到了这时候,也就先以身作则,拿出家产助守,把钱粮全部分发给将士。
杭州城的守军士气,也因此暂时提高了一些。
……
杭州城内加强固守的同时,城西北五十里外、海宁镇前线方腊的大营里,方腊本人也很快得到了韩世忠单船赴会、联络守军的消息。
听说官军援军联络上了守军,方腊着实懊恼了好一会儿。
“这些废物!连隔绝内外都做不好,如此一来,守军士气必然提升。除了强攻破城,或是歼灭援军让守军绝望,再无别的办法了。”
方腊想明白这个道理后,却又没办法解决。召集众将商议了一番,最后的结论,也只是“再孤注一掷强攻一把赵子称的营垒,看看能不能歼灭这股官军援军,拿赵子称的人头去逼迫杭州守军绝望,让他们知道他们所期待的援军主将都被杀了”。
而如果这一波强攻决战拿不下赵子称,方腊就只能再一次临阵改弦更张了。
到时候,他需要在海宁这边也转入以围困为主、攻打为辅。在数日内修起一道长堑和土墙,把赵子称的营垒包围严实。这样他就可以用少量兵力困住赵子称,不让赵子称随时增援杭州城,然后方腊腾出主力回师不惜伤亡堆人命堆下杭州城。
计划想得很好,也只能这么执行,并无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