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要招揽自己了。
莫非是因为自己知道的太多了?所以想拉进同一个圈子?
赵子称当然知道乱世将近,时间紧迫,自己必须尽快建立班底和势力。他也知道,朱勔有这个实力让自己快速升迁。但朱勔的名声太臭,赵子称肯定不能和对方勾结。
这个道理很容易想明白:朱勔将来会名列六贼,而且方腊之乱就是朱勔激起的。自己要是主动跟朱勔扯上关系,将来在江南就别混了,哪怕自己是“宋室宗亲”也不好使。
这就好比你要是穿越到董卓之乱前的东汉、夺舍到刘备身上。
哪怕你知道天下即将大乱、刘备必须尽快升官建立势力,才能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赢得一个高起点。
但你依然不能去找十常侍买官,甚至不能明着找汉灵帝买官。不然名望就臭了,将来的号召力也会荡然无存。
今之六贼,犹昔之十常侍,能躲远点就躲远点。
但眼下这种环境,朱勔势大,人为刀俎,赵子称肯定得注意拒绝的方式方法,不能直来直去触怒对方。
“怎么办?要是直接拒绝,只怕会惹得他恼羞成怒……而且我已经知道一些关于段明的蛛丝马迹了,朱勔肯定不希望家丑外扬。”赵子称心念急转,手心也不由捏了一把汗。
朱勔原本都没当回事,觉得只要自己正式出言招揽,这种穷书生还不是纳头便拜?哪怕他姓赵又如何?
此刻发现赵子称迟迟不语、神色有异,朱勔这才拉下脸来:“怎么?你还不识抬举?”
赵子称被这句逼问所迫,忽然福至心灵,想到一策,立刻拱手道:
“并非学生不愿为相公出力,只是学生身份敏感,作为宗室不宜结交朝臣。按例,我哪怕被朝廷授了官,也该是个闲散孤臣。”
朱勔听了这个解释,才收起怒气,反而大笑道:
“原来是担心这个,倒是个谨慎之人,不过你也是多虑了——连你都能想到的,本官会想不到?
你不过是太祖之后,又非太宗之后,连朝廷都不拿你当回事,有什么好怕的?
再说,本官提携你,自然有办法不让外人看出端倪。只要你用心做事,还怕朝廷找不到堂堂正正的升官借口?”
赵子称静静地听着,表情恭敬,内心则飞速地把朱勔的说辞盘算了一番。
朱勔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宋朝对于宗室的提防,本就弱于其他朝代,毕竟都允许宗室参加考试了。
而且过去这百余年来,朝廷主要是提防赵光义一脉的后人,因为这一脉离皇权更近,篡逆的威胁更大。至于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