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陀觉察之,故而成佛,传下佛法佛理,渡世人苦厄。”
如释闻言微笑:“玄鉴道友悟性极高,又五毒尽除,入佛门,亦可证得正果。”
当年蟠桃会上,与金蝉长老论道一场,乃是他初露锋芒之时,当时九重天阶之上,世尊如来高坐莲台,曾有言,若是陈玄论道败给金蝉,可教金蝉代师收徒,令陈玄转投佛门。
那时世尊如来便是看中了此子悟性极高,五毒尽除,若能于灵山潜心修行,可证菩提,究竟涅槃。
陈玄摇头:“贫道贫道。”
如释合掌:“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好一个贫道贫道,似是言道,却是说佛,贫道身属道门,经年累月修行,已然贫于佛家之道,纵有悟性,五毒尽除,亦不可为了证得正果,中途改换门庭,转投佛门。
这一番言语下来,如释已经对这位玄鉴道友足够了解。
此人言语之间不拘佛道,佛理之中但有精妙之处,亦拿来砥砺自身,凡与长生道心冲突之理念,一概不用。
然而佛法无边,凭他一知半解,不能尽消其中矛盾冲突,体内一“玄”,一“鉴”难免犯冲,不能心安。
如释说道:“此为五蕴未空之故,五蕴者,色,受,想,行,识,比那五毒之中,贪嗔痴慢疑,却还要高妙一层。”
“玄鉴道友若能照见五蕴皆空,方能得解脱之法,收拢慈悲心念为己所用。”
“此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非是人仙之境便能照见,佛子罗汉未证涅槃,尚且受此五蕴侵扰,不得开悟。”
陈玄请教道:“如何照见五蕴?”
如释说道:“悟得释然之道,便是照见五蕴之始。”
陈玄又问:“何为释然?”
如释转头看向肩上一片菩提叶,轻轻掸落,弯腰俯身捡起那片菩提叶,与陈玄说道:“佛说一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与你入这叶中世界观道一场,好教你悟得释然之道,照见五蕴。”
陈玄正纳闷儿,这一片叶子如何观道?
如释轻轻松开那拈着菩提叶的手指,顿时间一张菩提叶变成了一方世界,将陈玄和如释笼罩其中。
须弥芥子,无量佛法,一一叶,即一世界。
陈玄与如释身处菩提叶所化作的世界之中,方才知晓这如释拥有无量法力。
须知菩提祖师座下弟子,广法,大衍,智信,慧远,真弘,如释,性全,海岳,颖聪,悟空。
那如释道人方才排在第六字辈。
两人来到这方世界,如释道人变作了一个身披袈裟,手持念珠,摩顶受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